《画堂春 春暮病起即事》

时间: 2025-01-19 18:05:06

卖花声过粉墙东。

唤回春梦惺忪。

轻寒侧侧睡犹浓。

日上帘栊。

病久味参黄蘖,愁浓怯对青铜。

海棠狼藉夜来风。

满径残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堂春 春暮病起即事
作者:赵友兰 〔清代〕
卖花声过粉墙东。
唤回春梦惺忪。
轻寒侧侧睡犹浓。
日上帘栊。
病久味参黄蘖,
愁浓怯对青铜。
海棠狼藉夜来风。
满径残红。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花卖声传来,
唤醒了我梦中的春意。
微寒的天气让我侧卧,
仍感到梦境的浓郁。
阳光透过窗帘洒入,
我病久了,味觉也变得淡薄,
愁苦的心情让我不敢面对青铜镜子。
海棠花被昨夜的风吹得狼藉一片,
满地都是残余的花红。

注释

  • 卖花声:指卖花的叫卖声。
  • 惺忪:指刚醒来时眼睛朦胧的状态。
  • 侧侧:形容侧卧的姿势。
  • 帘栊:窗帘和窗户。
  • 病久:指长时间生病。
  • 黄蘖:中药材,指一种植物的叶子。
  • 青铜:指青铜镜,古代用来照自己的镜子。
  • 海棠:一种花,象征春天。
  • 狼藉:形容乱七八糟的样子。
  • 残红:指残留的花瓣。

典故解析

海棠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喜爱的题材,象征着美丽和短暂。赵友兰通过描绘海棠花的狼藉,反映了春天的逝去和生命的脆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友兰,清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长,常常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和自然景象。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春季的暮时,诗人因病起床,虽然身体不适,但依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表现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画堂春 春暮病起即事》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情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诗的开头通过“卖花声过粉墙东”引入春的气息,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春天是希望和美的象征,但对于诗人而言,因病而感到虚弱,梦中春意恍惚,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忧伤的情感。

“轻寒侧侧睡犹浓”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依恋,尽管身体不适,梦中依然被春的气息包围。接下来的“病久味参黄蘖,愁浓怯对青铜”更是将内心的苦楚与病痛表露无遗,青铜镜子的反射更是象征着自我认知的冷酷。

最后以“海棠狼藉夜来风,满径残红”结束,描绘了春天的逝去和凋零,生动传达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整首诗在春意盎然的背景下,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卖花声过粉墙东:卖花的声音越过了东边的粉墙,营造出春天的气息。
    • 唤回春梦惺忪:声音唤醒了我朦胧的春梦。
    • 轻寒侧侧睡犹浓:在微寒的天气里,我侧身而卧,梦境依然浓厚。
    • 日上帘栊:阳光透过窗帘洒入室内。
    • 病久味参黄蘖:我因病已久,连饮食的味道也变得淡薄。
    • 愁浓怯对青铜:愁苦的心情让我不敢面对镜子中的自己。
    • 海棠狼藉夜来风:昨夜的风将海棠花吹得一片狼藉。
    • 满径残红:满地都是残存的红花瓣。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春梦”的描绘,表现内心的渴望与失落。
    • 拟人:将春天的气息与梦境结合,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如“轻寒侧侧”和“病久味参”,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及对生命脆弱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在病痛中的孤独与思索。

意象分析

  • 卖花声:象征生活的美好与生机。
  • 海棠:代表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暗示生命的无常。
  • 青铜镜:象征自我认知与内心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卖花声”是指什么?
    A. 唱歌声
    B. 卖花的叫卖声
    C. 风声
    答案:B

  2. 诗人因为什么原因感到愁苦?
    A. 春天的离去
    B. 生病
    C. 梦境模糊
    答案:B

  3. “海棠狼藉夜来风”中的“狼藉”是什么意思?
    A. 美丽
    B. 乱七八糟
    C. 清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描写春天与思念的情感。
  • 杜甫《春望》: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诗词对比

  • 赵友兰 vs. 李清照:两位诗人同样对春天有着深厚的情感,但赵友兰更倾向于抒发个人的病痛与思索,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