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

时间: 2025-01-19 17:48:01

柳丝绿过剡溪长。

柳花粘著衣裳。

婿乡抛撇旧仙乡。

怎不思量。

家住天台何处,梦中桃子犹香。

肯移春色满华堂。

侬岂萧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画堂春
作者: 陈祖绶 〔清代〕

柳丝绿过剡溪长。
柳花粘著衣裳。
婿乡抛撇旧仙乡。
怎不思量。
家住天台何处,
梦中桃子犹香。
肯移春色满华堂。
侬岂萧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丝在剡溪上方垂落,绿意盎然,柳花轻轻地粘附在衣裳上。远离了旧日的仙乡,心中不免思念。家在天台的我,不知梦中那桃花的香味何在。愿意把春天的色彩移到华美的堂前,难道我不是那位萧郎(即心中所爱之人)吗?

注释:

  • 剡溪: 剡溪是指浙江省的一条河流,以清澈见底闻名。
  • 婿乡: 这里指的是作者的故乡或配偶的故乡。
  • 旧仙乡: 可能指的是过去美好而理想的生活环境。
  • 天台: 指的是天台山,位于浙江省,因其山青水秀而闻名。
  • 桃子犹香: 桃子在这里象征着美好回忆与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祖绶(约1640—约1710),字子超,号松隐,清代诗人,擅长诗词、绘画。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创作背景:

这首《画堂春》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以及对故乡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画堂春》是一首充满春意和思乡情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开篇的“柳丝绿过剡溪长”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的景象,柳丝的绿意与溪水的清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明媚的春日氛围。接下来的“柳花粘著衣裳”,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是如此亲密,仿佛每一丝花香都在触碰着身边的人。

诗人通过“婿乡抛撇旧仙乡”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与不舍,仿佛在提醒自己,即便身处异乡,心中依然牵挂着那片熟悉的土地。接着,“家住天台何处,梦中桃子犹香”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乡的怀念,桃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梦中的香气似乎在唤醒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最后一句“肯移春色满华堂”,则表达了想将自然的美好与爱情的甜蜜相结合的愿望,展现出一种浓厚的情感基调。

整首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故乡与爱情的深切思念,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丝绿过剡溪长: 描绘春天的柳丝在溪水上方伸展,生机勃勃。
  2. 柳花粘著衣裳: 细致地表现了春天的柳花轻轻附着在衣物上,暗示着春天的温柔与美好。
  3. 婿乡抛撇旧仙乡: 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抛弃过去的理想与生活。
  4. 怎不思量: 质疑自己为什么不去思念,那种情感是无可避免的。
  5. 家住天台何处: 询问自己在天台的家乡何在,体现了对家乡的困惑与渴望。
  6. 梦中桃子犹香: 梦中桃花的香气依然萦绕,象征美好回忆的怀念。
  7. 肯移春色满华堂: 表达想把春天的美好带到家中,充满对生活的向往。
  8. 侬岂萧郎: 反问自己是否是那位心系佳人的人,情感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桃子犹香”比喻美好的回忆。
  • 拟人: 柳丝、柳花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表现春天的温柔。
  • 对仗: 整首词的结构匀称,展现了工整的对仗工夫。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好与思乡情感展开,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爱情的渴望,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丝: 象征春天的生命力与柔情。
  • 剡溪: 代表自然与故乡的结合。
  • 桃子: 象征美好的爱情与回忆。
  • 华堂: 表示理想的生活环境与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剡溪”是指哪个地方?

    • A. 浙江
    • B. 江苏
    • C. 安徽
  2. 填空题: 诗中“柳花粘著”一句中的“衣裳”指的是

  3. 判断题: 诗中提到的“桃子犹香”表现的是对故乡的怀念。 (对/错)

答案:

  1. A
  2. 衣裳,春天的气息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2.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 同样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对远方的思念,但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升华。
  • 《登高》: 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忧伤,主题与《画堂春》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