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孙村老人(寒食日)》

时间: 2025-01-19 20:46:42

年年渐觉老人稀,欲别孙翁泪满衣。

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年渐觉老人稀,
欲别孙翁泪满衣。
未死不知何处去,
此身终向此原归。

白话文翻译:

每年都觉得老人越来越稀少,
想要告别孙翁时泪水已湿衣裳。
未曾离世却不知去向何方,
这身躯终究要回到故乡的原野。

注释:

字词注释:

  • 渐觉:逐渐感觉。
  • 老人稀:老人越来越少。
  • 欲别:想要告别。
  • 孙翁:指年长的老人,可能是指诗人心中的亲人。
  • 泪满衣:眼泪湿透了衣服。
  • 未死:尚未去世。
  • 何处去:去向何处。
  • 此身:指自己的身体。
  • 原归:回归故乡。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确引用历史典故,但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切感慨,常见于古代诗人对老年与死亡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合称“元白”。他在诗歌、散文等领域都有卓越成就,尤其以感情真挚、语言通俗著称。

创作背景:

《别孙村老人(寒食日)》写于寒食节前后,此时正值春季,万物复苏,然而诗人却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对老人的怀念,反映出他对身边亲人的忧虑和对死亡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人渐渐稀少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惆怅。诗中的“年年渐觉老人稀”开篇即道出主题,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诗人以“欲别孙翁泪满衣”的深情描述了自己与老人之间的深厚感情,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亲人离去的忧伤。最后两句“未死不知何处去,此身终向此原归”则更是展现了对生命归属的哲学思考,既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对故土的依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充分体现了元稹对生命、对家庭、对故乡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年年渐觉老人稀:每年都感到老人越来越少,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2. 欲别孙翁泪满衣:想要告别孙翁时,泪水已经湿透了衣服,表达了对别离的深切情感。
  3. 未死不知何处去:虽然老人尚在,却不知道他们的去向,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4. 此身终向此原归:最终自己的身体也会回归故土,暗示生命的归宿与轮回。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年年”与“欲别”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比喻:未死的状态比喻生命的无常。
  • 情感:通过“泪满衣”生动地传达了悲伤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与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反映出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归宿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人:象征着生命的无常和亲情的珍贵。
  • 泪水:象征着离别的悲伤与对生命的感慨。
  • :代表故乡,象征归属与安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年年渐觉老人稀”是什么意思?

    • A. 老人越来越多
    • B. 老人越来越少
    • C. 老人没有变化
  2. 诗人流下泪水是因为:

    • A. 高兴
    • B. 伤心
    • C. 生气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爱情
    • B. 生命的无常
    • C. 战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更多地强调了战争带来的离散与忧伤。
  • 白居易的《琵琶行》:通过音乐和叙事的手法,展现了人生的苦乐与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