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柔之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曜,红粉莫咨嗟。
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白话文翻译:
在寒冷的冬天回到故乡,正值新年来临时与京城告别。
我自恨在风尘中生活,常常远远地看着那里的花。
碧绿的帷幔还在阳光下闪烁,红颜的女子无须再叹息。
嫁给了那浮云般的丈夫,能相随在一起就是家了。
注释:
- 穷冬:指寒冷的冬天。
- 乡国:故乡。
- 正岁:新年时节。
- 别京华:告别京城。
- 自恨风尘眼:自责在尘世间的眼光,无法看到美好事物。
- 碧幢:绿色的帷幔,象征着温暖与光亮。
- 红粉:指美丽的女子。
- 浮云婿:比喻丈夫如浮云般飘忽不定。
- 相随即是家:能彼此陪伴就是家,强调了陪伴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稹(779-831),字微之,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与白居易齐名,称为“元白”。他以诗歌、散文和小说闻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赠柔之》写于元稹与其妻子柔之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以及对家庭的感慨。元稹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表现深情厚意。
诗歌鉴赏:
《赠柔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妻子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穷冬的寒冷,映衬出他在故乡与京华的分别,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作者自责在风尘中久居,眼中常常是远方的花朵,似乎在渴望着美好的事物。这种思绪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诗的后两句通过“碧幢”和“红粉”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温暖的家庭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嫁给了一个如浮云般的丈夫,但作者认为相互陪伴就是幸福的家。这样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简单幸福的珍惜,体现了元稹对家庭、爱情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用词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通过对比乡土与京华、寒冷与温暖、孤独与陪伴,深化了诗的主题,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穷冬到乡国:在寒冬中回到故乡,表现出一种对故乡的眷恋。
- 正岁别京华:正值新年与繁华的京城告别,透露出对生活转变的感慨。
- 自恨风尘眼:自责在世俗中迷失,眼光无法聚焦于身边的美好。
- 常看远地花:内心对远方美好的向往,表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碧幢还照曜:描绘温暖的家庭氛围,象征光明与希望。
- 红粉莫咨嗟:劝慰美丽的女子不必再叹息,表达对她的关心。
- 嫁得浮云婿:形象地比喻丈夫不稳定,但仍能感受到爱的存在。
- 相随即是家:强调陪伴的重要性,认为只要在一起,便是幸福的家。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浮云婿”将丈夫比作浮云,形象生动。
- 对仗:如“碧幢”与“红粉”形成鲜明对比。
- 排比:通过句式的重复,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家庭和爱情的珍视。在面对生活的风尘与孤独时,诗人仍然相信相伴的力量,认为只要与爱人相随,即便生活不完美,依然是幸福的。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穷冬:象征着寒冷与孤独。
- 乡国:代表着温暖的故乡与归属感。
- 碧幢: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 红粉: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 浮云:象征着不稳定的生活状态。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蕴含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家庭与爱情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穷冬”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冬季
D. 秋季 -
“浮云婿”比喻什么? A. 朋友
B. 丈夫
C. 亲人
D. 同事 -
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失落
C. 思念与珍惜
D. 愤怒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命的思考,风格上更为直白,而元稹的《赠柔之》则更为细腻、含蓄,情感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稹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