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七》

时间: 2025-01-09 14:14:24

玄冬寂修夜,天围静且开。

亭皋霜气怆,松宇清风来。

高琴时以思,幽人多感怀。

幸藉汾阳想,岭首正徘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玄冬寂修夜,天围静且开。
亭皋霜气怆,松宇清风来。
高琴时以思,幽人多感怀。
幸藉汾阳想,岭首正徘徊。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而寒冷的冬夜,天空宁静而开阔。
亭台和河岸上,霜气令人感到伤感,
松树林里,清风徐来。
弹奏高亢的琴声时,常常引发我的思绪,
孤独的人常常感怀。
幸好能借着汾阳的美景,
在山岭的顶端徘徊。

注释

  • 玄冬:深冬,指寒冷的冬天。
  • 修夜:寂静的夜晚。
  • 亭皋:亭台和河岸,指水边的景色。
  • 霜气怆:霜气让人感到悲凉。
  • 高琴:高声的琴音,象征艺术与思考。
  • 幽人:隐居的人,指有高雅情操的人。
  • 汾阳:汾阳是一个地名,这里借指美丽的自然景色。
  • 岭首:山岭的顶端,象征高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朓(约464年—499年),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是“六朝”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常常流露出隐逸之情。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冬夜的静谧与孤独,抒发内心的感受与思索,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开头的“玄冬寂修夜”既展现了冬夜的静谧,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接着“亭皋霜气怆,松宇清风来”描绘了冬季的自然景象,霜气的“怆”字传递出一种伤感,而清风的到来则带来一丝生机,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后半部分,“高琴时以思,幽人多感怀”则转入内心的感受,弹琴的瞬间引发了诗人的思绪,反映出艺术如何与内心的情感相互影响。最后两句“幸藉汾阳想,岭首正徘徊”则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汾阳的美景成了诗人情感寄托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塑造出一种孤独而又充满思考的情感氛围,展现了谢朓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玄冬寂修夜:描绘出冬夜的寂静和修长,暗示着一种孤独感。
  2. 天围静且开:天空开阔,寂静的状态让人感到一种放空的心境。
  3. 亭皋霜气怆:亭台和河岸上笼罩着霜气,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4. 松宇清风来:松树林里吹来清风,给人以生机与宁静的感受。
  5. 高琴时以思:弹琴的时候,思绪随之而来,反映出音乐的感染力。
  6. 幽人多感怀:隐士的感怀之情,体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7. 幸藉汾阳想:幸运的是能在汾阳的美景中寻求慰藉。
  8. 岭首正徘徊:在岭头徘徊,象征着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形成强烈的对比。
  • 拟人:赋予风和霜气以情感,增强诗的情感表现。
  • 对仗:如“亭皋霜气怆,松宇清风来”,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在冬夜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与人生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冬夜:象征孤独与沉思。
  • 霜气:传达悲凉的情感。
  • 清风:象征生机与自然的美。
  • 高琴:代表艺术与思考的结合。
  • 汾阳: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亭皋”指的是: A. 高山
    B. 河岸
    C. 森林

  2. “玄冬”在诗中表示: A. 春天
    B. 夏天
    C. 深冬

  3. 诗人通过哪种乐器表达情感? A. 琵琶
    B. 古琴
    C. 笛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山居秋暝》
  2. 李白《静夜思》
  3.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者的心境,但更侧重于宁静与温情。
  • 李白《静夜思》:同样在夜晚思乡,但情感更为直接而浓烈。

以上作品都与谢朓的《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七》在情感表达与自然描写上有相通之处,展现了古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2. 《南北朝诗人研究》
  3. 《谢朓诗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