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三》

时间: 2024-09-19 21:29:03

炎光缺风雅,宗霸拯时伦。

龙德待云雾,令图方再晨。

岁远荒城思,霜华宿草陈。

英威遽如是,徘徊歧路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炎光缺风雅,宗霸拯时伦。
龙德待云雾,令图方再晨。
岁远荒城思,霜华宿草陈。
英威遽如是,徘徊歧路人。

白话文翻译:

炎热的阳光缺乏风雅,宗族的霸主拯救了当时的人伦。
龙的德行等待着云雾,意图在清晨再次图谋。
岁月流逝,荒凉的城池令人思绪万千,霜华覆盖着干枯的草。
英雄的威势如此迅速,游荡在岔路口的人们。

注释:

  • 炎光:烈日的光辉。
  • 风雅:指文雅、风趣的气质。
  • 宗霸:家族或宗族的领袖,具有权威的人。
  • 龙德:指德行如龙,形容高尚的品德。
  • 云雾:比喻难以捉摸的事物或局势。
  • 岁远:时光久远。
  • 荒城:荒废的城池,象征衰败。
  • 霜华:霜的华美,指覆盖在草上的霜。
  • 英威:英雄的威势。
  • 徘徊:徘徊不前,犹豫不决。

典故解析:

这首诗借用“龙德”来象征高尚的品德,体现了古人对德行的重视。诗中提到的“荒城”可以引申为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反映了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的现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朓,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希声,号谢生,出身于名门望族,才情出众,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擅长五言诗。他的诗风华丽而不失清丽,内容多涉及历史感与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政治局势复杂。诗人通过对时局的观察与思考,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钦佩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四联的形式构建,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首联的“炎光缺风雅”开篇即营造出了一种燥热与缺失的感觉,反映了社会动乱中人们精神世界的荒凉。接着,诗人以“宗霸拯时伦”将个人与社会的责任结合,表现出对领袖的期待与寄托。而“龙德待云雾”则展现出一种高远的理想境界,暗示着英雄所需的德行与时局的复杂交织。

诗的后两联通过“岁远荒城思”与“霜华宿草陈”再度引入了时间的概念,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最后的“英威遽如是,徘徊歧路人”不仅总结了前面的思考,也传达出一种英雄若不果断,难免迷失的警示。

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现实的警醒,展现了谢朓深厚的历史意识和对人世的洞察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炎光缺风雅”通过对比,指出在烈日下的缺失,暗示社会人文的荒芜。
    • 第二联:“宗霸拯时伦”强调领袖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 第三联:“岁远荒城思”感叹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孤寂。
    • 第四联:“英威遽如是”表达了对英雄的期望与现实的矛盾。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炎光”与“风雅”,形成鲜明对比。
    • 隐喻:如“龙德”形象化德行的高尚。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德行、责任与历史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当时局势的忧虑与对英雄豪杰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炎光:象征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 龙德:象征正义与高尚的品德。
  • 荒城:象征历史的沧桑与无情。
  • 霜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炎光缺风雅”中的“风雅”指什么?
    A. 风趣的气质
    B. 风的优雅
    C. 诗人的风格

  2. “岁远荒城思”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向往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实的逃避

  3. 诗中提到的“龙德”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德行
    C. 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1.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悟,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的结合。
  2. 李白《将进酒》:在抒发对人生的感慨时,展现出更为豪放的情怀,与谢朓的沉思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读与赏析》
  • 《谢朓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