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十八日夜梦赏春某氏园池赋春词二首题柱》

时间: 2025-01-01 14:05:56

芍药花开日渐长,小窗閒理旧笙簧。

凭谁为唤诗宗匠,共赋留云借月章。

楼下酴醾压架香,翠围帷幄覆池塘。

桃花浪暖鱼成阵,人倚雕栏到夕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十八日夜梦赏春某氏园池赋春词二首题柱
作者: 刘学箕

芍药花开日渐长,小窗閒理旧笙簧。
凭谁为唤诗宗匠,共赋留云借月章。
楼下酴醾压架香,翠围帷幄覆池塘。
桃花浪暖鱼成阵,人倚雕栏到夕阳。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翻译:
芍药花开,日子渐渐变长,我在小窗边悠闲地整理着旧日的笙簧乐器。
是谁在为我招唤诗的宗匠,大家共著“留云借月”的词章呢?
楼下的酴醾酒香气扑鼻,翠绿的帷幄覆盖着池塘。
桃花在温暖的春风中摇曳,鱼儿在水中成群游动,我倚靠在雕花的栏杆上,静静欣赏夕阳。

注释:

  • 芍药:一种花卉,常用于园艺。
  • 笙簧:古代乐器,这里指作者曾经的乐器。
  • 诗宗匠:指的是擅长诗歌的高手或名家。
  • 留云借月:可能是指一种诗意的意境,象征美好的情感和自然景色。
  • 酴醾:一种酒,香醇可口。
  • 翠围帷幄:指用绿色帷幕围起的区域,增添了春天的气氛。
  • 夕阳:指傍晚的日落,常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沉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在诗歌上的造诣颇高,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诗人沉浸在春天的美景与氛围中,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开头以“芍药花开日渐长”引入,既点明了季节的变化,又暗示了生命的延续。诗人坐在小窗前,整理着旧笙簧,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不仅享受着春光,更渴望与诗友共赏美景、吟咏诗章,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下半部分的描写则更为生动,楼下的酴醾酒香、翠围的帷幄,构成了一幅春日闲适的图景。“桃花浪暖鱼成阵”,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温暖和生机,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而结尾的“人倚雕栏到夕阳”,则将时间的流逝与人的感受结合,给人以深思,仿佛在提醒世人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芍药花开日渐长:描绘春天的花卉盛开,预示日子变长,象征着生命的蓬勃。
    • 小窗闲理旧笙簧:表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过去的追忆。
    • 凭谁为唤诗宗匠:表达对诗友的期待与渴望。
    • 共赋留云借月章:希望与友人一起创作美好的诗篇。
    • 楼下酴醾压架香:细腻的嗅觉描写,增添了春日的气氛。
    • 翠围帷幄覆池塘:描绘了优美的环境,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桃花浪暖鱼成阵:生动地表现出春天的温暖和活力。
    • 人倚雕栏到夕阳:反映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桃花浪暖”,用“浪”比喻桃花的摇曳。
    • 拟人:如“鱼成阵”,使鱼儿的游动形象化。
    • 对仗:如“留云借月章”与“酴醾压架香”,形成和谐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享受,呈现出一种闲适而又富有诗意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芍药:象征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笙簧:代表着艺术与文化的传承。
  • 桃花:象征春天与爱情,带有生机勃勃的意味。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芍药花开日渐长”中的“日渐长”指的是什么?
    A. 日子变长
    B. 花开得更好
    C. 时间流逝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留云借月”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美好时光
    C. 创作诗篇
    D. 以上皆是

  3. 诗人倚靠在什么地方欣赏夕阳?
    A. 河边
    B. 雕栏
    C. 树下
    D. 窗前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学箕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前者更显悠闲与宁静,而后者则多了几分悲凉与思乡之情,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文选读》
  • 《中国古代诗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