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庸关》

时间: 2024-12-29 18:17:26

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

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
秋山牧马处,朔塞用兵时。
岭断云飞迥,关长鸟度迟。
当朝有魏尚,复此驻旌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和历史背景。居庸关位于幽燕之地,面朝大海,适合侠士们在这里弯弓射箭。秋天的山岭上,牧马的人们在此游玩,而北方的边塞正是用兵之时。山岭高耸,云彩飞扬,关口悠远,鸟儿飞过时显得缓慢。在当朝,有魏尚这样的名将驻扎在这里,飘扬着军旗。

注释:

  • 控海:控制海域,指居庸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 幽燕:古代地名,指今北京及其周边地区。
  • 弯弓豪侠儿:指勇敢的侠士,形象生动。
  • 牧马处:指秋天在山上放牧的地方。
  • 朔塞:指北方的边塞,常有战争。
  • 岭断云飞迥:形容山岭高耸,云朵在空中飘动。
  • 关长鸟度迟:形容关口漫长,鸟飞过时显得缓慢。
  • 魏尚:指魏尚,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寓意着军事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榛,明代诗人,生活在明中期,因其诗歌题材多样、风格独特而受到后世喜爱。他的作品常以自然风光和历史题材为主,表现了他对家国的热爱与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创作背景:

《居庸关》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对北方边疆的防御压力较大的时期,居庸关作为重要的军事关隘,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英雄的气概。诗中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追思。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居庸关的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豪侠精神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开篇以“控海幽燕地”点明地理位置,随后引出豪侠形象,表现出一种英勇与豪放的气概。接下来的两句将景与情结合,描绘了秋天的牧马场景和边塞用兵的紧迫感,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提及魏尚,既是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状的寄托,表明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整首诗以雄浑的气势与细腻的描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控海幽燕地:居庸关位于幽燕地,能够掌控海域,具有战略意义。
  2. 弯弓豪侠儿:这里的侠士在这片土地上展现豪情,象征着勇敢与豪放。
  3. 秋山牧马处:描绘秋天的山野,牧马的人们悠然自得,展现自然的恬静。
  4. 朔塞用兵时:北方边塞正值用兵的时候,形成紧张的对比。
  5. 岭断云飞迥:山岭高耸,云彩在空中自由飞翔,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
  6. 关长鸟度迟:关口漫长,鸟儿飞过时显得缓慢,形象地表现出空间的辽阔。
  7. 当朝有魏尚:提及当朝名将魏尚,象征着国家的军事力量。
  8. 复此驻旌旗:再次驻扎在此,暗示着防御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形成工整的对仗。
  • 象征:魏尚象征着忠臣良将,代表着国家的力量与希望。
  • 比喻:将山、云与关口的描绘比作英雄的壮观景象,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居庸关壮丽景色的赞美及对历史英雄人物的缅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与期待。诗中豪侠的形象与军事的紧迫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激昂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控海”:象征着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 “豪侠”:代表着勇敢与豪放的精神。
  • “秋山”:传达出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 “朔塞”:象征着北方的战乱与历史的重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居庸关位于哪个地区?
    • A. 南方
    • B. 西方
    • C. 幽燕地
    • D. 东北
  2. 诗中提及的“魏尚”是指?
    • A. 一位农民
    • B. 一位文人
    • C. 一位将领
    • D. 一位商人
  3. 诗中哪一句描绘了秋天的牧马场景?
    • A. 岭断云飞迥
    • B. 秋山牧马处
    • C. 当朝有魏尚
    • D. 复此驻旌旗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登高》与《居庸关》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历史的感慨,但《登高》更强调个人情感,而《居庸关》则着重于历史与英雄的结合,展现出一种爱国情怀。通过对比,能更好地理解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