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减字木兰花(荷花没浸水中)
作者: 沈瀛 〔宋代〕
原文展示:
凌波不止。少小拍浮荷女喜。出没由风。安得灵犀与暗通。龙池醉酒。应是太真羞见寿。不晓谁何。却是浑身一半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荷花在水面上的轻盈姿态,少女轻快地在水面上摇曳,仿佛在嬉戏。她随风而动,恍若有一种心灵的默契,无法用言语表达。诗中提到的“龙池”和“太真”,引发了对美酒与美人的联想,似乎在暗示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最后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和幸福的感慨,似乎有些迷茫。
注释:
- 凌波: 在水波上行走,形容轻盈的姿态。
- 荷女: 指荷花或与荷花相关的美丽女子,象征着纯洁与美丽。
- 灵犀: 形容心灵的感应。
- 龙池: 指代美酒或极乐的地方。
- 太真: 指王嫱(王昭君),用以象征绝世的美人。
- 一半多: 形容一种不完整的状态,暗示内心的迷茫与缺失。
典故解析:
“太真”指的是王昭君,她的美丽与悲剧在中国文学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诗中通过提及她,暗示了美与哀愁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瀛,宋代诗人,生平多有作品流传,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情,作品多富有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寄情于自然,通过荷花与少女的形象,表达内心对理想与美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以荷花为主线,通过描绘荷花与少女的形象,展现出一种轻盈而又隐秘的美感。诗的开头“凌波不止”便勾勒出一种动态的画面,荷花在水面上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她的故事。而“少小拍浮荷女喜”则将荷花拟人化,赋予了其生命,呈现出一种活泼的气息。
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将目光转向内心的感受,提到“灵犀与暗通”,不禁让人思考人与人之间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交流。这里的“灵犀”象征着心灵的共鸣,虽然难以言表,但却是最真实的情感流露。
接下来的“龙池醉酒”与“太真羞见寿”则引出了对美酒与绝世美人的联想,体现出一种奢华与渴望。最后一句“却是浑身一半多”则让人感到一丝惆怅,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又因某种原因无法完全拥有,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内心的挣扎,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凌波不止: 描述荷花在水面上轻轻摇曳,生动展现自然之美。
- 少小拍浮荷女喜: 荷花与少女的结合,传达出青春与快乐的氛围。
- 出没由风: 表达荷花随风起舞,象征着自由与灵动。
- 安得灵犀与暗通: 反映心灵深处的渴望与情感的共鸣。
- 龙池醉酒: 借酒抒怀,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应是太真羞见寿: 提及绝世美人,暗示美与哀愁的结合。
- 不晓谁何: 迷茫与困惑,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却是浑身一半多: 体现内心的缺失与对美好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荷女”比喻荷花,赋予其人性化的特质。
- 拟人: 将荷花描绘成少女,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 句与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美与情感的主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内心情感的思考。通过荷花与少女的意象,展现出一种轻盈而隐秘的美感,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荷花: 象征纯洁与美好。
- 少女: 代表青春与生命的活力。
- 灵犀: 代表心灵的默契与感应。
- 龙池: 象征着极乐与奢华的生活。
- 太真: 代表绝世美人,暗示美与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荷女”主要象征什么?
- A. 青春与美丽
- B. 生命的无常
- C. 自然的力量
-
“安得灵犀与暗通”中的“灵犀”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心灵的共鸣
- C. 一种饮料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迷茫与缺失
- C. 自由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 同样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女性的内心世界,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水调歌头》: 通过对月的描写,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宋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