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徐道晖游湘水 赵师秀 〔宋代〕 春尽雨霏霏,春寒犹在衣。 人寻香草去,雁背远峰归。 潇水添湘阔,唐碑入宋稀。 应知名与姓,题写遍岩扉。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尽,细雨绵绵,春寒依旧透入衣衫。 你寻找着芬芳的草地远行,大雁背负着远山的影子归来。 潇水汇入湘江,水面更加宽阔,唐代碑刻在宋代已变得稀少。 你应当知道我的名字和身份,我在岩石门扉上题写遍了。
注释:
- 春尽:春天结束。
- 雨霏霏:形容雨细密。
- 春寒犹在衣:春寒依然透过衣服感到。
- 香草:指芬芳的草地,象征美好的地方。
- 雁背远峰归:大雁背负着远山的影子归来,形容景色的遥远和壮阔。
- 潇水添湘阔:潇水和湘江汇合,水面更加宽阔。
- 唐碑入宋稀:唐代的碑刻在宋代已经变得稀少,指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岩扉:岩石上的门扉,指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赵师秀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送别友人徐道晖游湘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尽雨霏的时节为背景,描绘了友人远行的情景。诗中“人寻香草去”一句,既表达了友人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也隐喻了友人的高洁品格。而“雁背远峰归”则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后两句通过对潇水和唐碑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 首联“春尽雨霏霏,春寒犹在衣”:描绘了春末时节的细雨和春寒,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颔联“人寻香草去,雁背远峰归”:通过“香草”和“远峰”的意象,表达了友人追求美好和高远的志向。
- 颈联“潇水添湘阔,唐碑入宋稀”:通过对潇水和唐碑的描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尾联“应知名与姓,题写遍岩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在自然景观中留下的痕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雁背远峰归”中的“雁背”比喻大雁背负着远山的影子。
- 拟人:如“春寒犹在衣”中的“春寒”被拟人化,仿佛能透过衣服感受到。
- 对仗:如“人寻香草去,雁背远峰归”中的“人寻”与“雁背”,“香草”与“远峰”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友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友人志向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香草:象征美好的地方和高洁的品格。
- 远峰:象征高远和壮阔。
- 潇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唐碑:象征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人寻香草去”中的“香草”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地方 B. 高洁的品格 C. 自然的景色 D. 历史的痕迹
-
诗中“潇水添湘阔”暗示了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历史的变迁 C. 自然的壮阔 D. 文化的传承
-
诗中“应知名与姓,题写遍岩扉”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祝福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历史的感慨 D. 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答案:1. B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送别》: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赵师秀的《送徐道晖游湘水》:两者都通过对春景的描写,但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赵师秀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唐宋诗人的作品鉴赏,有助于理解赵师秀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