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翁卷入山》

时间: 2025-01-14 14:40:17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

有人来问陶贞白,说与华阳何处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翁卷入山 赵师秀 〔宋代〕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 有人来问陶贞白,说与华阳何处居。

白话文翻译:

我已经送山民回到他的旧居,现在你又要离开,我该怎么办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别变得越来越难,早早地追求清闲并不意味着疏远。 春雨中,在半畦地上种植药材,寒夜里,一盏灯下修读书籍。 如果有人来问陶贞白的住处,告诉他华阳的具体位置。

注释:

  • 山民:指隐居山中的朋友。
  • 旧庐:旧时的居所。
  • 老大:年纪大了。
  • 清闲:指隐居生活,追求闲适。
  • 半畦:小块田地。
  • 陶贞白:指南朝隐士陶弘景,字贞白。
  • 华阳:地名,陶弘景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字子美,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此诗是赵师秀送别友人翁卷入山隐居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师秀在送别友人翁卷入山隐居时所作。诗中透露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渐成老大难为别”一句,道出了随着年龄增长,分别变得越来越难的情感。而“早占清闲未是疏”则表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早早追求清闲并不意味着疏远。后两句通过对春种药材和夜修书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充实。最后提到陶贞白的典故,暗示了友人将过上如陶弘景般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已送山民归旧庐,子今复去我何如。”:诗人已经送别了一位隐居山中的朋友,现在又要送别另一位,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
  2. “渐成老大难为别,早占清闲未是疏。”:随着年龄的增长,分别变得越来越难,但早早追求清闲并不意味着疏远。
  3. “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春雨中在半畦地上种植药材,寒夜里在灯下修读书籍,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充实。
  4. “有人来问陶贞白,说与华阳何处居。”:如果有人来问陶弘景的住处,告诉他华阳的具体位置,暗示了友人将过上如陶弘景般的隐居生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小雨半畦春种药,寒灯一盏夜修书”中的“小雨”与“寒灯”,“半畦”与“一盏”形成对仗。
  • 典故:使用陶贞白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与隐逸。诗人通过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民:隐居山中的朋友,象征隐逸生活。
  • 旧庐:旧时的居所,象征过去的回忆。
  • 小雨:春雨,象征生机与宁静。
  • 寒灯:寒夜里的灯,象征孤独与勤奋。
  • 陶贞白:陶弘景,象征隐逸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民”指的是什么? A. 隐居山中的朋友 B. 山中的居民 C. 山中的隐士 D. 山中的僧人

  2. “早占清闲未是疏”中的“清闲”指的是什么? A. 清静闲适的生活 B. 清晨的闲暇 C. 清贫的生活 D. 清高的态度

  3. 诗中提到的“陶贞白”是谁?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潜 D. 陶朱公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隐逸的情怀。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师秀的《送翁卷入山》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赵师秀的诗更多了一层送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秀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隐逸诗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