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园花盛开》
时间: 2024-09-19 21:14: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园花盛开
作者: 陆游 〔宋代〕
厌住愁城徙醉乡,
春风也肯到山房。
鸭头绿涨池平岸,
猩血红深杏出墙。
淡薄相遭心已嬾,
修行无力梦犹狂。
更嗟著句多尘思,
惭愧溪藤似截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厌倦了忧愁的城市生活,想要逃往醉意朦胧的乡村。春风也愿意来到他的小山房。池塘边鸭头的绿意正旺,猩红色的杏花在墙外盛开。心情淡薄的我与这个美丽的春天相遇,心中懒散无力,连修行都感到无能为力,梦中依然狂野。更让人感叹的是,写下的诗句中充满了尘世的思虑,心中惭愧,像溪边的藤蔓一样无所依附。
注释:
字词注释:
- 愁城:指充满忧愁的城市。
- 醉乡:指沉醉于美好事物的地方,通常是指乡村或自然环境。
- 鸭头绿:形容池塘水绿如鸭头,生机勃勃。
- 猩血红:形容杏花的颜色鲜艳如猩红色。
- 淡薄:形容心境淡然,情绪薄弱。
- 修行:指内心的修炼或精神追求。
- 惭愧:感到羞愧或不安。
典故解析:
-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景色描写与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乡村自然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和民众的苦难,作品常以爱国情怀和对故国的思念为主,风格豪放而细腻。
创作背景: 《小园花盛开》创作于陆游晚年,他已对仕途失望,选择归隐乡野,诗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眷恋与对内心自由的渴望,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仕途的无奈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小园花盛开》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逃避。诗的开头,作者用“厌住愁城”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失望与厌倦,接着“春风也肯到山房”,通过春风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展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意象“鸭头绿涨池平岸”“猩血红深杏出墙”则通过色彩鲜明的对比,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表现出自然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渴望。这种对于自然的细致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律动。
而“淡薄相遭心已嬾,修行无力梦犹狂”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尽管置身于美丽的自然中,内心却依然感到浮躁与迷茫,显示出他对人生的沉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更嗟著句多尘思”,诗句中充满了世俗的纷扰与思虑,愈显得惭愧与无奈。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哲学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索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厌住愁城徙醉乡:表达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向往乡村的醉人氛围。
- 春风也肯到山房:春风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希望,山房代表着宁静与自然。
- 鸭头绿涨池平岸:描绘了春天池塘的生机,鸭头的绿色象征着活力。
- 猩血红深杏出墙:杏花的鲜艳色彩传递出春天的美好与生命力。
- 淡薄相遭心已嬾:心境与外在美景的对比,表现出内心的懒散与困惑。
- 修行无力梦犹狂:即使在自然中,内心的修行感到无力,梦境依然狂乱。
- 更嗟著句多尘思:对自己诗句内容的反思,感到其中充满世俗的纷扰。
- 惭愧溪藤似截肪:最后的自我反省,感到羞愧与无所依附,像溪边的藤蔓。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鸭头绿”“猩血红”通过色彩比喻生机与美丽。
- 对仗:诗中句子的结构对称,如“淡薄相遭心已嬾,修行无力梦犹狂”形成美感。
- 拟人:春风的到来像是对诗人的温柔慰藉,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反映了内心的矛盾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一个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自然的温暖。
- 鸭头绿: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象征活力。
- 猩血红:美丽而鲜艳的杏花,象征春天的生命力。
- 溪藤:代表了诗人内心的无所依附,传达惭愧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厌倦了什么样的生活? A. 乡村生活
B. 城市生活
C. 自然生活
D. 诗人生活 -
诗中“猩血红深杏出墙”中的“猩血红”形容的是? A. 杏花的颜色
B. 夕阳的颜色
C. 树叶的颜色
D. 水面的颜色 -
诗人对修行的态度是? A. 有力
B. 无力
C. 忽视
D. 热衷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陆游的《小园花盛开》和杜甫的《春望》都有对春天的描写,但陆游更突出个人情感的挣扎与对自然的渴望,而杜甫则更注重对国家和社会的反思。两者在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