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池亭夏昼
作者:陆游 〔宋代〕
造物宁非念老生,
池亭幽事悉施行。
群鱼聚散忽无迹,
孤蝶去来如有情。
小磑落茶纷雪片,
寒泉得火作松声。
曲肱假寐翛然寤,
不为敲门梦不成。
白话文翻译:
这自然的造物难道不值得我这个老头子去感念吗?池边亭子里的幽静事物,尽情展现其美丽。成群的鱼儿聚在一起又散去,毫无踪迹;那孤独的蝴蝶飞来飞去,好似它有情感。小石滩上的茶水,像纷纷扬扬的雪片;寒冷的泉水,得到火的温暖发出松树般的声音。曲肱而卧,假寐而醒,不必为敲门而做梦。
注释:
字词注释:
- 造物:指自然界的万物。
- 宁非:难道不是。
- 老生:年老之人,指作者自己。
- 幽事:幽静的事情或情景。
- 群鱼聚散:鱼群的聚集和散开。
- 孤蝶:独自的蝴蝶。
- 小磑:小石滩。
- 纷雪片:形容茶水落下的轻盈如雪花。
- 寒泉得火:寒泉在火的作用下变得温暖。
- 曲肱假寐:弯曲手臂假寐,表示轻松惬意的状态。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涉及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渔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一生历经国难,身处动荡时代。陆游的诗歌多表现家国情怀,充满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池亭夏昼》写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在池边亭子闲适入微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此时的陆游已是耄耋之年,经历了国家的多次战乱,心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愈加明显。
诗歌鉴赏:
《池亭夏昼》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的诗,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诗中通过描写池塘、鱼群、蝴蝶、小石滩等自然景物,表现了夏日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开头,作者以“造物宁非念老生”引出对自然的感慨,表明自己对于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接下来的描写中,群鱼的聚散和孤蝶的飞舞,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无常与自由,似乎在暗示人生的变幻无常。而“寒泉得火作松声”,则通过自然的声音表达出温暖和生命的气息,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最后两句“曲肱假寐翛然寤,不为敲门梦不成”,诗人以轻松的姿态,表现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强调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兼具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造物宁非念老生:开篇以自问的方式表明对自然的感慨。
- 池亭幽事悉施行:描绘池塘和亭子的幽静之美。
- 群鱼聚散忽无迹:鱼群的变化无常,象征人生的无常。
- 孤蝶去来如有情:孤独的蝴蝶传达着情感的流动。
- 小磑落茶纷雪片:细腻描写茶水落下的轻盈,富有韵律感。
- 寒泉得火作松声:通过声音的变化,传达温暖与生命的气息。
- 曲肱假寐翛然寤:表现闲适的姿态,强调惬意。
- 不为敲门梦不成:抒发对世俗的超脱与宁静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孤蝶去来如有情”,赋予蝴蝶情感。
- 比喻:小磑落茶比喻为纷纷雪片,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具有对仗的美感,增添了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池塘:象征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环境。
- 鱼:代表生命的聚散与无常。
- 蝴蝶:象征自由与情感的流动。
- 茶水:传达日常生活的细腻与美好。
- 寒泉:象征生命的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孤蝶去来如有情”表达了什么?
- A. 蝴蝶有情感
- B. 蝴蝶的自由飞舞
- C. 蝴蝶的聚散无常
-
诗人通过“小磑落茶纷雪片”想表达什么?
- A. 茶水的美丽
- B. 生活的细腻
- C. 自然的和谐
-
诗的最后一句“不为敲门梦不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 A. 对世俗的依赖
- B. 对世俗的超脱
- C. 对梦的追求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 《春夜喜雨》(杜甫):描写自然景象,体现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 《池亭夏昼》与《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都在描绘自然美景,但《饮湖上初晴后雨》更注重天气的变化与情感的抒发,而《池亭夏昼》则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生命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