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栖贤寺三峡桥》
时间: 2025-01-06 10:38:4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题栖贤寺三峡桥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栖贤与楞伽,初本共一山。
古潭宅神龙,睡醒厌久跧。
是夕起雷雨,震得天地翻。
此山拆为两,一溪断中间。
下窥黑无地,上攀青到天。
从此两禅寺,路绝不往还。
祖师见之笑,弹指降神奸。
问天借横蜺,搭渡溪两边。
倒倾千崖雪,飞下一玉渊。
余怒尚雷吼,声拔诸峰根。
我来不能去,轻生倚危栏。
忽然心为动,毛骨森以寒。
上人指断岸,犹带初拆痕。
白话文翻译:
栖贤寺与楞伽寺,最初是同一座山。
古老的潭水里住着神龙,刚醒来就厌倦了久卧。
当晚雷雨骤起,震得天地都翻转。
这座山被劈成两半,一条溪水在中间断开。
向下看是黑漆漆的深渊,向上攀登直入青天。
从此两座禅寺,路途被截断再无法相连。
祖师见状微笑,弹指间降下神仙。
向天借来一根横木,搭起桥梁连通两岸。
倾斜的崖壁如雪倒下,飞流直下成了一潭玉水。
我的愤怒仍如雷鸣般吼叫,声音震动了众峰根基。
我来却无法离去,轻生犹如倚在危栏。
忽然心中一动,毛骨悚然感到寒意。
上人指着断崖,仍留有初次劈开的痕迹。
注释:
字词注释:
- 栖贤寺、楞伽寺: 主要的禅寺名。
- 古潭: 古老的潭水。
- 神龙: 神秘的龙,寓意神灵或自然力量。
- 雷雨: 大雷雨,象征动荡和变化。
- 崖雪: 比喻陡峭的山崖如雪般倾倒。
典故解析:
- 祖师: 指佛教中的祖师,代表智慧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 横蜺: 通常指横木或横梁,象征通达与连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溪,南宋诗人,擅长山水诗,代表作有《小舟从此逝》、《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等。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
创作背景:
《题栖贤寺三峡桥》创作于诗人游历三峡时,受自然景观与禅宗思想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栖贤寺与楞伽寺被雷雨击裂的壮观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诗人描写了雷雨的突然袭来,天地翻转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震撼的氛围。在山水的描绘中,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威严和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能为力。
诗中的“从此两禅寺,路绝不往还”一句,象征着人生旅途中的选择与无法回头的宿命,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无奈感。尤其是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惊悸与恐惧,借助上人的指引,暗示着在动荡中寻求安宁的渴望。
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强烈的情感,杨万里在这首诗中成功地传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以及人在命运面前的脆弱与坚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栖贤与楞伽,初本共一山。
描绘两座寺庙的起源,暗示和谐与统一。 -
古潭宅神龙,睡醒厌久跧。
描述潭水里的神龙,象征着潜藏的力量,暗示自然的变化。 -
是夕起雷雨,震得天地翻。
通过雷雨的突然来临,表现自然的不可预测和强大。 -
此山拆为两,一溪断中间。
形象地描绘出山崩地裂的情景,形成的溪流象征分离。 -
下窥黑无地,上攀青到天。
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深渊的恐惧与向上攀登的渴望。 -
从此两禅寺,路绝不往还。
表达了选择的不可逆转,象征人生的选择。 -
祖师见之笑,弹指降神奸。
祖师的微笑象征着超然的智慧与淡定。 -
问天借横蜺,搭渡溪两边。
借助自然与神灵的力量,象征解决困境的方法。 -
倒倾千崖雪,飞下一玉渊。
描绘出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自然的美与威严。 -
余怒尚雷吼,声拔诸峰根。
表达愤怒与不甘,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强烈反应。 -
我来不能去,轻生倚危栏。
反映出一种无奈与绝望,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 -
忽然心为动,毛骨森以寒。
表达内心的惊慌与恐惧,增强了情感的张力。 -
上人指断岸,犹带初拆痕。
最后一句回顾初始,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深度。
修辞手法:
- 比喻: “倒倾千崖雪”形象地描绘了山崖的倾斜。
- 拟人: “余怒尚雷吼”使诗人情感具象化。
- 对仗: 整体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在面对强大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雨: 自然的力量与不可抗拒的变化。
- 黑无地: 深渊,象征未知与恐惧。
- 青天: 追求理想和希望的象征。
- 禅寺: 灵性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栖贤与楞伽”指的是哪两座寺庙?
A. 栖贤寺与楞伽寺
B. 栖贤寺与白鹭寺
C. 楞伽寺与普陀寺
答案: A -
诗中“余怒尚雷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平静
B. 愤怒
C. 欢喜
答案: B -
诗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震撼与敬畏
C. 高兴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的山水诗,展现自然与人的和谐。
- 《庐山谣》:王维的作品,表现山水的雄伟与人文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题栖贤寺三峡桥》与李白的《庐山谣》都体现出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渺小,但前者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冲突与思考,而后者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