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梅雨芹泥路不佳,
闷来小歇野人家。
绿萍池沼垂杨里,
初见芙蕖第一花。
白话文翻译:
梅雨季节,泥泞的路不好走,
闷热的天气让我在乡间小屋里稍作歇息。
在垂杨树下的池塘中,绿萍浮动,
我第一次看到盛开的荷花。
注释:
- 梅雨:指的是每年夏季梅子成熟时节的雨水,通常在农历五月至六月之间。
- 芹泥:芹菜生长的泥土,潮湿而泥泞。
- 小歇:稍作休息。
- 野人家:乡村的简陋小屋。
- 绿萍:水面上的浮萍,常常泛绿。
- 池沼:指池塘和沼泽,水域的意思。
- 垂杨:指垂柳,柳树的枝条向下垂落。
- 芙蕖:即荷花,指盛开的荷花。
典故解析:
- 梅雨:梅雨季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描绘为一种潮湿闷热的环境,象征着烦闷的心情或不顺的境遇。
-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荷花象征着清白和高洁,常与君子、理想等形象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诗风清新、情感真挚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民生,风格朴实而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将至建昌》创作于南宋时期,杨万里游历于建昌一带,受到梅雨季节的影响。诗中表现了梅雨时节的独特气候与自然景观,以及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
诗歌鉴赏:
《将至建昌》是一首具有田园气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梅雨季节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梅雨芹泥路不佳”,描绘了因梅雨带来的泥泞道路,给出了一种阴沉潮湿的感觉,仿佛让人感受到夏季的闷热和不便。接下来的“闷来小歇野人家”则以“野人家”展现了诗人身处乡村的宁静与简单,形成了与繁华都市的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绿萍池沼垂杨里”,通过“绿萍”和“垂杨”的描写,呈现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水面浮萍与垂柳相映成趣,构建出诗人眼中和谐的自然景象。最后一句“初见芙蕖第一花”则是诗歌的高潮,荷花的盛开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给整个阴沉的梅雨季节带来了一缕光明和生机。
整首诗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表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梅雨芹泥路不佳”,诗人通过“梅雨”和“泥路”描绘出阴郁的天气和行路的艰难,渲染出沉闷的氛围。
- 第二句:“闷来小歇野人家”,表达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选择在乡间的简陋住所稍作休息,体现出对乡村生活的亲近。
- 第三句:“绿萍池沼垂杨里”,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生动展现出自然的生机。
- 第四句:“初见芙蕖第一花”,通过荷花的盛开,象征着希望和美好,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雨与泥泞的路比作一种心理状态,突显环境对人的影响。
- 拟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赋予其情感,使自然与诗人之间产生共鸣。
- 对仗:如“绿萍池沼”与“垂杨里”,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诗人的情感流露,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生命美好。诗人在梅雨季节的闷热中找到了一丝清新与宁静,展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雨:象征着湿润与沉闷,暗示诗人的心境。
- 芹泥与小歇:表现了乡村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一种淡泊的生活态度。
- 绿萍: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和谐。
- 芙蕖: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梅雨”是指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
“绿萍池沼垂杨里”这一句主要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川壮丽
B. 城市繁华
C. 水面浮萍与垂柳
D. 田野广阔 -
诗人在哪种环境中稍作休息? A. 繁华都市
B. 乡间小屋
C. 高山之巅
D. 川流不息的河边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将至建昌》和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但杨万里更倾向于描写田园的宁静与美好,而杜甫则多了几分沉重与忧虑,反映了战乱时期的情感。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