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其一》

时间: 2025-01-06 13:23:52

太极分高厚,轻清上属天。

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

行溢三千数,时丁四万年。

丹台开宝笈,金口为流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太极分高厚,轻清上属天。
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
行溢三千数,时丁四万年。
丹台开宝笈,金口为流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宇宙的深邃和人类修道的艰辛。太极的理念分为高和厚,轻清的事物归属于天空。人们通过修身齐家,能够达到道理的极致,从而成为真正的仙人。修道的过程如同漫长的旅程,经历三千次的修行,时光如同四万年一般漫长。最后,丹台打开了宝贵的秘籍,金口所传承的智慧流传于世。

注释:

  • 太极: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本源。
  • 高厚:形容事物的不同层次或境界。
  • 轻清:指轻盈和清澈的状态。
  • 至道:达到真理或道理的极致境界。
  • 真仙:真正的仙人,指达到高深境界的人。
  • 三千数:可能指的是修行的次数,寓意过程的漫长。
  • 四万年:形容时间的持久。
  • 丹台:道教用语,指修炼的场所或器具。
  • 宝笈:珍贵的书籍。
  • 金口:指智慧的传达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佶(1082年-1135年),字晋卿,号宣和,宋理宗皇帝,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及诗人。他的诗作常反映出对道教思想的追求,渗透着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步虚词 其一》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的交替阶段。赵佶的诗歌常表达他对道教思想的推崇和对修行的渴望,反映了个人的精神追求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步虚词 其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道教思想的诗歌。全诗以太极为引子,探讨了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传达了道教追求的“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的理念。赵佶通过“太极分高厚”这一句,彰显了天地万物的分化与层次感,给人一种深邃的宇宙观。

接着,诗中提出了“人能修至道”的思想,强调个人修行的重要性。真正的仙人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努力修行而达成的,这一观点契合了道教重视修行的核心思想。诗中提到的“三千数”与“四万年”,不仅描绘了修行的艰辛和漫长,也反映出时间在修行过程中的相对性。

最后,诗的尾声提到“丹台开宝笈,金口为流传”,象征着智慧的传承与道理的启示。赵佶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他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个人修行的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修道的赞美,更是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召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太极分高厚:阐述宇宙的本源与多样性,体现了天地之间的深刻关系。
  2. 轻清上属天:体现了自然的纯净与高远,强调人的追求应向上。
  3. 人能修至道:表明人类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真理,鼓励修行。
  4. 身乃作真仙:强调修行的最终目标是成为真正的仙人。
  5. 行溢三千数:表明修行的过程是漫长且艰辛的。
  6. 时丁四万年:形象地描绘时间的漫长与修行的遥远。
  7. 丹台开宝笈:象征智慧与知识的传承。
  8. 金口为流传:指代那些传授智慧的人,强调口耳相传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修行比作漫长的旅程,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象征:使用“丹台”、“宝笈”等意象,象征道教智慧和修行的成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修行的重要性与艰辛,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推崇与向往,传达出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太极:象征宇宙的本源,代表阴阳和谐。
  2. 丹台:道教中的修炼之地,象征着修行的场所。
  3. 宝笈:象征智慧的宝贵与珍稀。
  4. 金口:象征传授知识的权威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极”代表什么?

    • A. 一种武术
    • B. 宇宙的本源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乐器
  2. “人能修至道,身乃作真仙”的意思是什么?

    • A.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仙人
    • B. 修行是必要的
    • C. 仙人是天生的
    • D. 以上都不是
  3. 诗中“三千数”最可能表示:

    • A. 修行的次数
    • B. 时间的长度
    • C. 仙人的数量
    • D. 一种神秘的数字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描述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将进酒》 (李白): 反映了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以及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登高》 (王之涣)与《步虚词 其一》对比: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与追求,但《登高》更强调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而《步虚词 其一》则更倾向于道教哲学与修行的过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道教文化与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