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湖晚望》

时间: 2025-01-08 02:18:34

新霜脱衰叶,寒日下疏蓬。

岸细低疑尽,波平阔似空。

桥通越谿水,帆带剡川风。

何处鸣箫鼓,丛祠杳霭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霜脱衰叶,寒日下疏蓬。
岸细低疑尽,波平阔似空。
桥通越谿水,帆带剡川风。
何处鸣箫鼓,丛祠杳霭中。

白话文翻译:

新霜已落,衰败的树叶纷纷脱落。寒冷的太阳照耀着稀疏的蓬草。
岸边细小的轮廓似乎已隐没在水中,波平如镜,辽阔得像天空一样。
桥延伸到越溪的水面,帆船迎着剡川的风行驶。
不知何处传来箫声和鼓声,隐约在那丛林的祠堂中。

注释:

  • 新霜:指刚刚落下的霜,象征着秋冬的寒意。
  • 衰叶:衰败的秋叶,暗示时光流逝。
  • 疏蓬:稀疏的蓬草,表示景色的萧条。
  • 岸细低疑尽:岸边的轮廓细小而低矮,似乎在水面上消失。
  • 波平阔似空:水面平静,如同无边无际的天空。
  • 桥通越谿水:桥通往越溪的水面,暗示连接不同的地方。
  • 帆带剡川风:帆船迎着剡川的风,表现出行的状态。
  • 鸣箫鼓:箫声和鼓声,暗示音乐的存在。
  • 丛祠杳霭中:丛林中的祠堂,隐约可见,增添神秘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竦,字子羽,号懋庵,南宋时期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中,流露出对宁静安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与思乡之情。

诗歌鉴赏:

《鉴湖晚望》是一首描写秋冬交替时节的山水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湖边的秋冬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空灵的氛围。开头两句以“新霜”和“寒日”引入,描绘了初冬的寒冷和萧瑟,衰败的树叶和稀疏的蓬草映衬出自然界的苍凉。接下来的“岸细低疑尽,波平阔似空”,则通过对岸边和水面的细致观察,表现出一种空旷而宁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两句“桥通越谿水,帆带剡川风”,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桥和帆船的意象让人联想到游历和探索的乐趣。最后一句“何处鸣箫鼓,丛祠杳霭中”则以音乐的隐约传来,增添了诗的神秘感,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渗透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新霜脱衰叶:描绘初冬时节的景象,霜的出现意味着寒冷的来临,树叶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2. 寒日下疏蓬:寒冷的阳光洒下,稀疏的蓬草在微风中摇曳,增强了秋冬的寒意。
    3. 岸细低疑尽:岸边的轮廓细小而低矮,似乎已经消失在水中,给人一种虚无的感觉。
    4. 波平阔似空:水面平静如镜,辽阔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边无际的空旷感。
    5. 桥通越谿水:桥与水连接,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6. 帆带剡川风:帆船在迎风行驶,象征着自由与旅行的乐趣。
    7. 何处鸣箫鼓:音乐的隐约传来,表现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8. 丛祠杳霭中:丛林中的祠堂,神秘而幽深,暗示着人们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波平阔似空”,将水面比喻为天空,增强了空灵感。
    • 拟人:通过“鸣箫鼓”,赋予音乐生命,增强了诗的动感。
    • 对仗:如“桥通越谿水,帆带剡川风”,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世纷扰的逃避之情。

意象分析:

  • 新霜:象征着寒冷、生命的结束。
  • 衰叶:暗示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 疏蓬:表现出秋冬的萧条与孤寂。
  • 波平阔:象征着宁静的心境与辽阔的自然。
  • 箫鼓: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人文的气息。
  • 丛祠:代表着人们对精神寄托和信仰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新霜脱衰叶”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冬
    • D. 夏末
  2. 诗中提到的“帆带剡川风”意味着什么?

    • A. 旅行的乐趣
    • B. 船只的损坏
    • C. 风暴的来临
    • D. 船只停靠
  3. 诗的最后一句“丛祠杳霭中”给人什么感觉?

    • A. 喧闹
    • B. 神秘
    • C. 明亮
    • D. 寒冷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思乡之情。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描写春天的生机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可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二者都是描绘山水自然的诗,但夏竦的作品更强调孤独与空灵,而王维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