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时间: 2025-01-19 13:41:46

靡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靡芜盈手泣斜晖,
闻道邻家夫婿归。
别日南鸿才北去,
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
秋去春来信息稀。
扃闭朱门人不到,
砧声何事透罗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女子在黄昏时分,因思念丈夫而泪流满面的情景。她听说邻居的丈夫回来了,心中倍感凄凉。往日南飞的大雁与北去的鸿雁分离,如今又迎来了北雁南飞的时节。春去秋来,思念之情始终存在,而秋去春来,彼此的消息却少之又少。门紧闭着,连人影都不见,只有那传来的砧声让她感到无奈和孤独。

注释

  1. 靡芜:形容草木繁茂,意指诗人手中繁茂的草木与泪水交织。
  2. 斜晖:指夕阳西下的光辉,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3. 夫婿:丈夫。
  4. 南鸿、北去:指大雁的迁徙,象征离别与思念。
  5. 扃闭:紧闭,形容女子孤独的状态。
  6. 砧声:指砧板敲打声,寓意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鱼玄机,唐代女诗人,生于公元845年,卒年不详。她以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关注女性情感与生存状态,是唐代少数的女性诗人之一。鱼玄机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

《闺怨》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之时。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鱼玄机通过诗歌表达了女性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闺怨》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歌,表达了一个女性在思念丈夫时的痛苦与孤独。诗的开头“靡芜盈手泣斜晖”,以“靡芜”之景与“泣”之情结合,形象地描绘了女子的情感状态。夕阳的余晖映衬出她的泪水,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意境。

接下来,诗中提到邻家夫婿归来,反衬出她的孤独与渴望。诗人巧妙地用南鸿与北雁的比喻,表达了离别与重聚的无常,和人世间情感的纠葛。“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在这两句中,诗人用季节的更替象征思念的永恒与消息的稀少,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沉重。

最后,闭门的孤独与砧声的无奈,形成对比,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无助与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刻,展现了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无奈与孤独,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情感困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靡芜盈手泣斜晖:描绘女子在黄昏时分,手中握着草木,因思念而泪流满面。
  2. 闻道邻家夫婿归:听说邻居的丈夫回来了,心中更加感到孤独。
  3. 别日南鸿才北去:回忆往日大雁南北往来,暗示离别之痛。
  4. 今朝北雁又南飞:如今又见北雁南飞,勾起思念之情。
  5. 春来秋去相思在:春秋交替,思念依旧。
  6. 秋去春来信息稀:然而秋去春来,彼此的消息却少之又少,增添了无奈。
  7. 扃闭朱门人不到:紧闭的朱门,形象地表达了孤独。
  8. 砧声何事透罗帏:砧声透过罗帷,让人感到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大雁的迁徙比喻离别与思念。
  • 对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情感与自然现象结合,彰显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女性在爱情和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深刻反映了唐代女性的情感世界和社会地位,展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斜晖:象征黄昏与孤独,营造情感氛围。
  • 南鸿、北雁:象征离别与思念,传达情感的流动性。
  • 朱门:象征闭塞的生活与孤独的心境。
  • 砧声:象征日常生活的琐碎,反映内心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闺怨》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鱼玄机
    D. 白居易

  2. 诗中“春来秋去相思在”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生活的琐碎
    B. 思念的永恒
    C. 夫妻的团聚
    D. 大自然的变化

  3. “扃闭朱门人不到”中的“朱门”指什么? A. 朱红色的大门
    B. 诗人的家
    C. 邻居的家
    D. 学校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相见欢》 - 李煜
  2.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鱼玄机《闺怨》李煜《相见欢》有相似的主题,都是表达离别与思念之情。鱼玄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性的孤独,而李煜则以更为豪放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