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壬午,一九四二年》
时间: 2025-01-14 02:13: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壬午,一九四二年
作者: 黄咏雩
石破云惊,雨深花恼。
东风蓦地啼鹃老。
那堪抬眼望天涯,
天涯处处生芳草。
刻楮人闲,投壶天笑。
冤禽辛苦何时了。
麻姑应见海扬尘,
蓬莱风雨神仙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了雨后春日的景象,石头被雨水冲刷得破裂,惊动了云彩,花儿因雨水而恼怒。东风突然间啼叫着老鹃,令人心生怅惘。抬头望向天边,四处都是生机盎然的芳草。刻楮的工人悠闲自得,投壶的游戏令人发笑。那些冤屈的鸟儿,何时才能解脱?麻姑应该能看到海面扬起的尘土,而蓬莱的神仙似乎也在风雨中变得渺不可及。
注释
- 石破云惊:石头因雨水冲击而破裂,云彩因惊动而变得不安。
- 雨深花恼:雨水深重,花儿因受到影响而愤恼。
- 东风蓦地啼鹃老:东风突然来临,唤醒了老鹃鸟的叫声。
- 刻楮人闲:刻楮工人闲适地工作,代表一种安宁的生活状态。
- 投壶天笑:玩投壶游戏的人天真无邪,笑声回荡。
- 冤禽辛苦何时了:受冤屈的鸟儿何时才能得到解脱,表达对不幸的感慨。
- 麻姑:神话中的人物,长生不老的女神。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与幻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咏雩,生于近代,身处 turbulent 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
创作背景
1942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家动荡不安,人民饱受战乱之苦。黄咏雩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心中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以雨后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情感深沉而复杂。开篇即以“石破云惊,雨深花恼”引入,生动描绘了自然中的动静之美,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历史的沉思。
“东风蓦地啼鹃老”一句,既有自然界的声音,又似乎隐喻着人们心中的惆怅与无奈。随着对“天涯处处生芳草”的描写,展现出一种生机与希望,尽管身处困境,依然能够发现生活的美好。
在“刻楮人闲,投壶天笑”中,诗人用悠闲的日常生活对比战乱中的苦痛,显得格外刺眼。最后,麻姑与蓬莱的提及,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现实苦难的无奈,形成了全诗情感的高潮。
整首词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时代的敏锐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破云惊:描绘雨后岩石被冲击而破裂,云层因其变动而惊动,表现出自然的力量与无常。
- 雨深花恼:雨水沉重,花儿因受雨水影响而感到烦恼,表现万物的情感。
- 东风蓦地啼鹃老:东风突然袭来,唤醒了老鹃鸟的叫声,暗示着不安与焦虑。
- 那堪抬眼望天涯:抬头望向远方,表达对辽阔世界的向往与无奈。
- 天涯处处生芳草:即使在遥远的天涯,依然生长着芳草,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顽强。
- 刻楮人闲,投壶天笑:描绘日常生活中的闲适与欢乐,形成对比。
- 冤禽辛苦何时了:对受冤屈的鸟儿的同情与关切,表达对苦难的反思。
- 麻姑应见海扬尘:麻姑作为长生不老的象征,暗示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蓬莱风雨神仙渺:蓬莱与神仙象征着理想与幻灭,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失落。
修辞手法
这首词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形成了丰富的意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对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 云:象征变幻与无常。
- 雨:象征洗礼与新生。
- 花:象征美好与脆弱。
- 东风:象征希望与变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希望
B. 绝望
C. 快乐
D. 忧伤 -
“冤禽辛苦何时了”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自然
B. 生活
C. 战乱
D. 友情 -
诗中提到的“麻姑”是指什么?
A. 神话人物
B. 一种植物
C. 地理名词
D. 传统乐器
答案
- A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
- 杜甫的《春望》:反映战乱带来的苍凉。
诗词对比
黄咏雩的《踏莎行》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前者更多地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而后者则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向往,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
- 《近现代诗词研究》
- 《黄咏雩作品集》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黄咏雩及其作品的背景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