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江峡山寺》
时间: 2025-01-06 06:53: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远江峡山寺
作者: 张说 〔唐代〕
流落经荒外,逍遥此梵宫。
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
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
天香涵竹气,虚呗引松风。
檐牖飞花入,廊房激水通。
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
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山寺,作者在这里感受到了宁静与逍遥。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逃避,沉醉于这座梵宫中。接下来的描绘展示出山寺的美景:云峰吐出明亮的月光,石壁上弥漫着淡淡的烟雾。诗中提到的宝塔和悬龛,象征着灵性与造化之功。接着,诗人描写了竹林中的香气和松风带来的悠然之感。最后几句则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猿鸣与水流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强调心境的和谐。
注释:
- 流落:指离开原来的地方,漂泊。
- 梵宫:佛教寺院,象征宁静和超脱。
- 云峰:高耸的山峰,云层环绕。
- 淡烟红:形容石壁上烟雾的颜色。
- 宝塔:佛教建筑,象征灵性。
- 悬龛:悬挂的供奉神明的地方。
- 天香:形容自然界中弥漫的香气。
- 虚呗:空灵的乐声。
- 猿鸣:猿猴的叫声。
- 鱼戏:鱼在水中玩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字公瞻,号少岳,晚号青山居士,生于公元约758年,卒于约830年。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繁荣时期,但社会却也充满了动荡与纷争。诗人常常在山水间寻求宁静,希望逃避世俗的纷扰,体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清远江峡山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表现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以清新、淡雅的意象贯穿,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诗的开头“流落经荒外,逍遥此梵宫”便道出了诗人远离尘世的愿望,向往那种洒脱自由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描绘中,云峰与石壁的意象,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特别是“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通过色彩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后面的意象如“宝塔灵仙涌,悬龛造化功”则更深层次地渗透了佛教文化的影响,表现了作者对灵性和自然造化的敬畏与感悟。最后的“静默将何贵,惟应心境同”,不仅总结了前面的描写,也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以及诗人与自然、心灵之间的深刻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流落经荒外:指作者身处偏远之地,远离世俗。
- 逍遥此梵宫:在这座寺庙中感到无比自由。
- 云峰吐月白:云雾缭绕的山峰映衬着明亮的月光。
- 石壁淡烟红:石壁上飘散着淡淡的红烟,增添了诗意。
- 宝塔灵仙涌:宝塔中充满了灵气,象征着神圣。
- 悬龛造化功:悬挂的龛位显示自然的造化之美。
- 天香涵竹气:竹林中弥漫着自然之香。
- 虚呗引松风:空灵的乐声引导着松风轻拂。
- 檐牖飞花入:花瓣透过窗檐飞入屋内。
- 廊房激水通:水声在廊房中激荡,形成自然的交响。
- 猿鸣知谷静:猿声告知山谷的宁静。
- 鱼戏辨江空:鱼儿在水中嬉戏,分辨江河的空灵。
- 静默将何贵:静默的状态何其珍贵?
- 惟应心境同:只有心境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峰吐月白”,使用自然景象比喻诗人的境界。
- 对仗:如“猿鸣知谷静,鱼戏辨江空”,对称的表达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生命,如“猿鸣”和“鱼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宁静和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内心的和谐与自然的美好。通过描绘山寺的美景,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脱离世俗的心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峰:象征着高远和清新,代表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宝塔:象征灵性和宗教信仰,代表着对超脱的渴望。
- 竹气:自然的清香,象征着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
- 猿鸣:自然的声音,象征宁静的环境。
- 鱼戏:代表自由和灵动,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的“流落经荒外”意指什么?
A. 远离繁华
B. 回归自然
C. 在城市生活
D. 隐居山林 -
填空题:诗中“云峰吐月白,石壁淡烟红”描绘了与的景象。
-
判断题:诗人认为内心的宁静比外在的环境更为重要。 (对/错)
答案:
- A
- 云峰,石壁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但更侧重于自然的幽美与人心的契合。
- 李白《早发白帝城》:虽然主题是清晨的景象,但表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情感更加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观止》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