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作者: 刘克庄
侍中谲取玉带,
尚书苦爱貂蝉。
家破谪黎母矣,
塚穿无髑髅焉。
白话文翻译:
春夜的温故,回想过去的事情。侍中通过权谋获得了玉带,而尚书却因爱妾貂蝉而苦恼。家已破败,流亡在外,连母亲的坟墓都无人照料,甚至连骸骨都没有留下。
注释:
- 侍中: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侍从和机密事务。
- 谲:狡诈,诡计。
- 玉带:象征权力和地位的物品。
- 尚书:朝廷重要官职,负责文书处理。
- 貂蝉:指的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象征美貌,但也代表了权力的阴暗面。
- 家破:家庭破裂,生活困苦的状态。
- 谪:贬谪,流放。
- 黎母:指的是流亡者的母亲。
- 塚:坟墓。
- 髑髅:骸骨,死者的骨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侍中”和“尚书”分别是古代官职,反映了权力与欲望的关系。“貂蝉”是三国时期的美人,以其美貌和智慧影响了历史,象征着女性在权力斗争中的角色。整首诗通过这些典故展示了权力斗争与人性之复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鲁山,南宋诗人,擅长词、诗,风格较为豪放,思想深邃。他的诗词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经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灾多难,时局动荡,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和感悟,反映出社会的阴暗面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欲望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沉沦。开篇提到侍中“谲取玉带”,暗示了权力游戏的残酷与狡诈,而尚书因“爱貂蝉”而苦恼,则揭示了美色与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这种权力争夺的背后,家庭的破裂和个人的失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悲惨的图景。
整首诗透出一种对人世间权力与欲望的思考,情感基调悲凉,反映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中描绘的景象,既有古代官场的权谋斗争,又有个人命运的无奈,折射出诗人对现实的无情剖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侍中谲取玉带:通过狡诈手段获得权力象征的玉带,暗示政治斗争的阴暗面。
- 尚书苦爱貂蝉:尚书因爱美人而心生苦恼,显示出美色对人的影响及其引发的烦恼。
- 家破谪黎母矣:家庭破裂,流亡在外,表达了无奈与悲哀。
- 塚穿无髑髅焉:坟墓被挖,连死者的骨骼都无踪影,象征着对历史的遗忘与被抛弃。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权力与欲望比作玉带与美人,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权力、欲望及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人通过权力斗争与个人苦难的对比,揭示了社会的阴暗面,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带:象征权力与地位的物品,隐喻权力斗争的残酷。
- 貂蝉:美貌的象征,代表了美色在权力游戏中的作用。
- 髑髅:象征死亡与遗忘,反映出对历史的沉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侍中”是指什么? A. 一种美食
B. 古代官职
C. 一种乐器
D. 一种花卉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貂蝉”象征着_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权力斗争的赞美。(对/错)
答案:
- B
- 美貌与权力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的《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关注社会现实,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思乡。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