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

时间: 2025-01-01 13:26:55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闺怨

作者: 王昌龄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白话文翻译:

在闺房中的年轻少妇对此毫无愁苦,
春日里她在翠楼上认真打扮。
忽然看到陌生小路上杨柳的颜色,
心中懊悔让丈夫去追求封侯的荣华。

注释:

  • 闺中:指女子的内室,特指未出嫁的女子。
  • 少妇:年轻的已婚女子。
  • 凝妆:细致地化妆。
  • 翠楼:绿意盎然的楼阁,象征春天的生机。
  • 陌头:小路旁边。
  • 杨柳色:春天杨柳的新绿,象征生机和希望。
  • 悔教:后悔让,表示后悔的情感。
  • 夫婿:丈夫。
  • 封侯:指获得高官厚禄的荣誉。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封侯”一词在古代多指封爵、升官,代表了对权力和地位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年-759年),字少伯,号季凌,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边塞诗和骈文著称。王昌龄的诗作多描写边塞风光及离愁别绪,擅长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闺怨》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上对仕途的期待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相互交织,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无奈与挣扎。

诗歌鉴赏:

《闺怨》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少妇内心的矛盾与愁苦。开头的“闺中少妇不知愁”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初春时节的宁静与安逸,少妇沉浸在自己的美丽中,似乎忘却了外面的纷扰。然而,随着“忽见陌头杨柳色”的出现,春天的生机和新生命的气息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的忧虑。杨柳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却也让她意识到自己因丈夫追求封侯而错过的青春和幸福。诗的结尾“悔教夫婿觅封侯”,透露出少妇的懊悔与无奈,表明她对丈夫追求功名利禄的反思,反映出对家庭和个人感情的深切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女性在追求幸福与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心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闺中少妇不知愁:描绘少妇生活在相对安稳的环境中,未感愁苦。
    2. 春日凝妆上翠楼:春天的到来,少妇精心打扮,体现出年轻女性的美丽与对生活的热爱。
    3. 忽见陌头杨柳色:春光明媚,看到路边杨柳的颜色,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激发了内心的情感。
    4. 悔教夫婿觅封侯:因丈夫的追求而感到懊悔,反映出对功名与家庭的深思。
  • 修辞手法

    1. 对偶: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2. 意象:春日、杨柳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少妇内心的变化。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女性在爱情与社会期望之间的两难选择,流露出对家庭幸福的渴望与对仕途功名的反思。

意象分析:

  • 闺房:象征着女性的私密空间,代表着温柔与安宁。
  • 春日:象征着希望与新生,暗示着生命的美好。
  • 杨柳:象征着青春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封侯:象征着权力与荣华,体现了对社会地位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闺中少妇”指的是哪个年龄段的女性?
    A. 老年女性
    B. 年轻已婚女性
    C. 单身女性
    D. 中年女性

  2. 诗中提到的“杨柳色”象征着什么?
    A. 忧愁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条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 李白
  • 《静夜思》 - 李白
  • 《离骚》 - 屈原

诗词对比

  • 《孤雁》 - 王昌龄与李白的诗作都表现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王昌龄的作品更侧重于女性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王昌龄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