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荣光》
时间: 2025-01-04 08:37: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出荣光
作者:段成式〔唐代〕
符命自陶唐,吾君应会昌。
千年清德水,九折满荣光。
极岸浮佳气,微波照夕阳。
澄辉明贝阙,散彩入龙堂。
近带关云紫,遥连日道黄。
冯夷矜海若,汉武贵宣房。
渐没孤槎影,仍呈一苇航。
抚躬悲未济,作颂喜时康。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河流的壮丽景象以及历史的深远影响。开头提到“符命”出自古代的陶唐帝,暗示这一河流的历史悠久,带有神秘的命运色彩。接着提到君主的盛世,表明这条河流见证了辉煌的历史。诗中描述了河水的清澈和波光粼粼,夕阳的映照让它更加美丽。河岸上的景色如佳气般浮现,水面的微波映照着夕阳的余晖。再往下,描绘了辉煌的建筑和绚丽的色彩,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在历史的延续中,诗人感叹孤舟渐渐消失的身影,然而仍然保留着一叶扁舟的航行。最后,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感到未能实现的理想与当下的安康相对比,感慨万千。
注释
- 符命:指天命或命运。
- 陶唐: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象征历史悠久。
- 君:指统治者。
- 清德水:象征清澈的河水,寓意德政。
- 九折:形容河流的曲折。
- 极岸:河岸的尽头。
- 冯夷:古代神话中的海神。
- 汉武:汉武帝,代表着强大的国家。
- 渐没孤槎影:孤舟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视野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段成式是唐代诗人,以其诗歌的清新自然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景色,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段成式的旅途中,灵感来源于他对河流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河出荣光》是一首典雅的山水诗,段成式通过描绘河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悟。全诗用词精炼,意象丰富,展现出河流的清澈与美丽,同时也涵盖了历史的厚重感。诗中,开篇提到的“符命”与“陶唐”,不仅仅是对河流历史的追溯,更是一种对命运的思考。随着诗句的推进,河流的美丽与历史的辉煌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此外,诗中对夕阳的描绘,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暗示着光辉与希望。诗的结尾处,孤舟的影像与对理想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未竟事业的惋惜以及对时代安康的庆幸,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与层次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符命自陶唐”:指代河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神秘的命运。
- “吾君应会昌”:暗示君主的盛世与河流的关联。
- “千年清德水”:河流清澈,象征着千年的德治。
- “九折满荣光”:形容河流的曲折与美丽,充满光辉。
- “极岸浮佳气”:河岸的美丽景色如同佳气一般。
- “微波照夕阳”:波光粼粼,映照着落日的余晖。
- “澄辉明贝阙”:清澈的光辉照耀着华丽的建筑。
- “散彩入龙堂”:色彩绚丽,流入大殿之中。
- “近带关云紫”:近处的山云如紫色的丝带。
- “遥连日道黄”:远处的日落与黄昏相连。
- “冯夷矜海若”:海神冯夷的威严与河流的壮美相呼应。
- “汉武贵宣房”:汉武帝的威势与辉煌历史。
- “渐没孤槎影”:孤舟的身影渐渐远去。
- “仍呈一苇航”:只剩下小舟在航行。
- “抚躬悲未济”:感叹理想未能实现。
- “作颂喜时康”:庆祝当下的安康。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河水比作清澈的德水,象征美好的治国理政。
- 对仗:如“微波照夕阳”与“澄辉明贝阙”,构成了一种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将河流赋予了生命与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河流的壮丽与历史的深远,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未竟事业的惋惜。诗人借河流的景象,反映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流:象征历史的流动与时间的延续。
- 夕阳: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孤舟:象征追求理想的孤独与不屈。
- 佳气:象征美好的社会环境与人文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符命自陶唐”中的“陶唐”指代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 A. 春秋战国
- B. 先秦
- C. 汉代
- D. 唐代
-
诗中提到的“千年清德水”象征什么?
- A. 河水的清澈
- B. 历史的悠久与德治的理想
- C. 诗人的情感
- D. 自然景色
-
诗的最后一句“作颂喜时康”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过去的怀念
- B. 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
- C. 对当下安康的庆祝
- D. 对未来的迷茫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段成式的诗更强调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 李白《早发白帝城》:强调个人的豪情与自然的壮丽,而段成式则更侧重于历史的厚重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