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题谢文节公遗琴,奉简素江先生按谱》
时间: 2025-01-04 09:11: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入松 题谢文节公遗琴,奉简素江先生按谱
小怀 〔清代〕
太和终古在人间。古调至今弹。
烬馀不朽传清散,遗琴比埋剑重看。
文谢音容珠璧,一弹再鼓燕山。
黄钟律中彻天关。名教自安闲。
雉媒鼎镬逃威地,寻芳躅来者怡然。
如此从容风度,千秋足和薰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现了古琴的悠久和独特魅力,强调了古调在当代的延续与传承。诗中提到的“太和”象征着和谐的音乐氛围,古琴的余音未消,仍然在耳边回响。即使遗留下来的琴声不如埋藏的宝剑那样显赫,但它依然重于金石,值得人们重新审视。文谢的音容宛如珠玉,弹奏之时仿佛能再次感受到燕山的风韵。诗中提到的“黄钟律”代表着音乐的正统与庄重,强调名教的安逸与从容。“雉媒鼎镬”则暗示在威权之下寻找自然与美好的人生,最终传达出一种超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乐于吟唱。
注释:
字词注释:
- 太和:古代音乐名,象征和谐。
- 烬馀:指琴音的余韵。
- 文谢:指谢文节,古代著名的文人乐师。
- 燕山:指燕山地区,古代文人常以此地为意象。
典故解析:
- 文谢音容珠璧:文人谢文节,其音声如珠如玉,形容其音乐之美。
- 黄钟律:古代律制之一,代表正式和庄重的音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小怀,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古典风格著称,擅长以音乐、自然为题材,常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古琴的崇敬与音乐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谢文节的怀念与敬意。
诗歌鉴赏:
这首《风入松》以其优雅的音韵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古琴作为文化符号的重要性。开头以“太和终古”引入,立刻为整首诗奠定了和谐的基调。诗人在追忆古琴遗音的同时,暗示着音乐的永恒与传承。在“烬馀不朽传清散”中,诗人表达了古调的生命力,尽管时代变迁,古琴的魅力依然存在。接着提到的“文谢音容珠璧”,则不仅是对谢文节的赞美,更是对古典音乐美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黄钟律”与“名教自安闲”,则传达出一种对音乐和教育的追求,强调了道德与艺术的统一。最后几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修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与哲思。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通过音乐的主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太和终古在人间:强调和谐的音乐自古以来就存在于人间。
- 古调至今弹:古老的旋律至今仍在演奏。
- 烬馀不朽传清散:琴音的余韵仍在传承,永不磨灭。
- 遗琴比埋剑重看:遗留下来的琴比埋藏的宝剑更值得重视。
- 文谢音容珠璧:谢文节的音乐声如同美玉,值得称颂。
- 一弹再鼓燕山:弹奏琴曲能让人联想到燕山的美丽。
- 黄钟律中彻天关:黄钟律代表音乐的正统,穿透天际。
- 名教自安闲:名声与教义使人安闲自得。
- 雉媒鼎镬逃威地:在权威的环境中寻找自由与美好。
- 寻芳躅来者怡然:寻求美好的人总是心情愉悦。
- 如此从容风度:这种从容的风度令人敬仰。
- 千秋足和薰弦:千代之后仍能与琴音和谐共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容比作珠璧,表现其珍贵与美好。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上运用得当,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对古典音乐的敬仰,通过古琴的意象传达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体现出诗人对道德和艺术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琴:象征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智慧。
- 燕山:意象中的自然美景,代表诗人心中理想的归宿。
- 黄钟律:象征音乐的严谨与庄重,代表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太和终古”中的“太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和谐的音乐
C. 一位古人 -
诗中提到的“文谢”是指谁? A. 一位文人
B. 一位乐师
C. 一位诗人 -
“名教自安闲”所表达的意思是: A. 追求名利
B. 享受安逸的生活
C. 学习知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对人和自然的思考,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流露。
- 《将进酒》:强调人生的豪情与及时行乐,与《风入松》的从容自得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琴艺术与文化》
- 《清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