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好(九之三)》

时间: 2024-12-29 17:08:41

安阳好,物外占天平。

叠叠挼蓝烟岫色,淙淙鸣玉晚溪声。

仙路驭风行。

松路转,丹碧照飞甍。

金界花开常烂熳,云根石秀小峥嵘。

幽事不胜清。

意思解释

安阳好(九之三)

原文展示:

安阳好,物外占天平。
叠叠挼蓝烟岫色,淙淙鸣玉晚溪声。
仙路驭风行。松路转,丹碧照飞甍。
金界花开常烂熳,云根石秀小峥嵘。
幽事不胜清。


白话文翻译:

安阳的风光真好,超然物外如同天平。
层层叠叠的蓝烟缭绕着山色,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宛如玉石在低吟。
我乘着风走在仙人的道路上,松树的小路蜿蜒而去,丹青与碧绿映照着高高的屋檐。
花园里金色的花朵常常盛开,云根与石头相依,展现出小巧的峥嵘。
幽静的事物让人感到无比清雅。


注释:

  • 安阳:指安阳地区,风景优美。
  • 物外:超然于物外,心境清幽。
  • :捻、搓的意思,形容烟雾的缭绕。
  • 鸣玉:比喻溪水流淌的声音,如玉石般清脆悦耳。
  • 仙路:指神仙所走的道路,象征轻松自在的境界。
  • 飞甍:高耸的屋檐,象征建筑之美。
  • 烂熳:形容花开得鲜艳、繁盛。
  • 幽事:指安静而清雅的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中,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清幽的意境著称。他的诗歌常展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安阳好》创作于诗人游历安阳时,受其自然美景和宁静环境的启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然态度。诗歌反映了宋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和对清新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安阳好》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中描绘了安阳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的开头便以“安阳好”直抒胸臆,紧接着便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叠叠烟岫和淙淙溪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安阳的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将蓝烟、溪水、松路等自然元素融入,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尤其是“鸣玉晚溪声”,将溪水的声音比作玉石的鸣响,生动而富有诗意,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与热爱。同时,通过“仙路驭风行”的描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境般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清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阳好,物外占天平。
    开篇直入主题,点明安阳的美好,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

  2. 叠叠挼蓝烟岫色,淙淙鸣玉晚溪声。
    描述了山烟缭绕与溪水潺潺,形成鲜明的自然对比,声色俱佳。

  3. 仙路驭风行。松路转,丹碧照飞甍。
    这里描绘了诗人如同仙人般自在行走,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4. 金界花开常烂熳,云根石秀小峥嵘。
    通过对花木与山石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繁荣与灵秀。

  5. 幽事不胜清。
    结尾以“幽事”收束,强调了清雅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鸣玉晚溪声”,将溪水的声音比作玉石的鸣响。
  • 对仗:如“松路转,丹碧照飞甍”,体现了对仗工整的美感。
  • 意象:丰富的自然意象,营造出静谧、清新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淡泊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超然物外的心态,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宁静生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蓝烟:象征柔和与神秘,体现自然的和谐美。
  2. 晚溪:象征流动与轻快,传达生命的活力。
  3. 仙路:象征理想与逍遥,反映诗人的向往。
  4. 丹碧:象征色彩的鲜明与对比,体现自然的丰富多彩。
  5. 幽事:象征静谧与清雅,体现诗人的内心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安阳好》的作者是? A. 白居易
    B. 王安中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鸣玉晚溪声”主要描绘了什么?
    A. 夜晚的安静
    B. 溪水流淌的声音
    C. 鸟鸣声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与清雅生活的向往
    C. 对爱情的追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 by 王维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山水为主题,展现宁静的自然景色,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思考。王维的诗更注重情感的内敛,而王安中的《安阳好》则更显得开阔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