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京乐歌词》

时间: 2025-01-01 17:53:19

百战初休十万师,国人西望翠华时。

家家尽唱升平曲,帝幸梨园亲制词。

意思解释

还京乐歌词

原文展示:

百战初休十万师,
国人西望翠华时。
家家尽唱升平曲,
帝幸梨园亲制词。

白话文翻译:

经过百战,十万大军终于休整,
国人向西望去,期待翠华(即皇宫)的时刻。
家家户户都在唱着升平的歌曲,
皇帝亲临梨园,亲自作词。

注释:

  • 百战:指历经多次战争。
  • 十万师:形容军队数量庞大。
  • 翠华:指皇宫,常用来代指皇帝。
  • 升平曲:指歌颂太平盛世的歌曲。
  • 帝幸:指皇帝出行或巡幸。
  • 梨园:古代专门表演音乐和戏剧的场所。

典故解析:

“百战初休”意指经过长时间的战争,终于得到休整,反映了当时社会经历的动荡与和平的渴望。“帝幸梨园”则暗示皇帝在享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表明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窦常,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描写战争与和平、朝廷生活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经过一系列战争后,渴望和平的时期,诗中反映出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还京乐歌词》是描绘唐代盛世气象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写战后和平的场景,展现了人民对太平生活的向往。首句“百战初休十万师”开篇即引入战争的背景,暗示战士们的辛苦与不易。接下来“国人西望翠华时”,则展示了百姓对皇权的期待与向往,表现出对国家繁荣的渴望。第三句“家家尽唱升平曲”,进一步强调了和平的普遍性与人们的幸福感,反映出一种社会和谐的氛围。最后一句“帝幸梨园亲制词”,则展现了皇帝关心文化、亲近民众的形象,表明了一个贤明领导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整首诗通过对比战后的宁静与战争的动荡,深刻展现了安定生活的珍贵,传达了一种对和平的赞美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战初休十万师:经过无数战斗,军队终于得到休整,反映出战争的艰辛与对和平的渴望。
  2. 国人西望翠华时:国人向西望去,期待皇帝的出现,象征着对国家领导的信任与期待。
  3. 家家尽唱升平曲:人人都在唱着赞美和平的歌曲,说明社会的安定与繁荣,体现民众的幸福生活。
  4. 帝幸梨园亲制词:皇帝亲自到梨园作词,表明他对文化的重视和对人民的关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百战初休”与“家家尽唱”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如“翠华”象征着皇权和国家的希望。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赞美,反映了人民渴望安定的心声,同时也展现了帝王对文化的关注和对民众的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百战:象征战争与斗争的艰辛。
  • 翠华:象征皇权与希望。
  • 升平曲:象征太平与幸福。
  • 梨园:象征文化与艺术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百战初休十万师”中的“十万师”指的是什么? A. 十万名士兵
    B. 十万名将领
    C. 十万名民众
    D. 十万名战马

  2. 诗中提到的“家家尽唱升平曲”表现了怎样的社会状态?
    A. 战争频繁
    B. 社会动荡
    C. 和平安定
    D. 文化衰落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诗词对比

  • 窦常的《还京乐歌词》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与个人理想的渴望,但《登鹳雀楼》更强调个人的奋斗与理想,而《还京乐歌词》则侧重于国家的和平与百姓的安宁。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诗鉴赏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