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夜有怀简诸同病
——骆宾王
闲庭落景尽,疏帘夜月通。
山灵响似应,水净望如空。
栖枝犹绕鹊,遵渚未来鸿。
可叹高楼妇,悲思杳难终。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宁静的夜晚,庭院中的景色已尽,稀疏的帘子透出明亮的月光。山间的灵气仿佛在回应我的心情,水面清澈如同空旷的天空。鸟儿在枝头栖息,似乎还在绕着喜鹊,水边的鸿雁却未曾飞来。令人感叹的是那高楼上的妇人,她的忧愁与思念,似乎无尽无休,难以消散。
注释
- 闲庭:宁静的庭院。
- 落景:夕阳西下,景色已渐暗淡。
- 疏帘:稀疏的窗帘,透出月光。
- 山灵:山中的神灵,或指山的灵气。
- 栖枝:栖息在树枝上。
- 鸿:鸿雁,常用来象征远行或思念。
- 可叹:令人叹息的,感慨的。
- 高楼妇:指住在高楼中的女子。
典故解析
“高楼妇”中的“高楼”暗指居住在城市高楼中的女性,常与思念、孤独的情感相联系。此类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出现,表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境遇的感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公元648年-公元684年),唐代诗人,以其才华和清丽的诗风而著称。年轻时即名噪一时,曾任小官,但由于政治斗争,后期生活困顿。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感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寂静的月夜,诗人因与友人同病相怜而生情,表达了对同样遭受困境者的关怀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月夜有怀简诸同病》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孤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困境的深刻感受。诗的开头“闲庭落景尽,疏帘夜月通”,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空旷的庭院中,透过稀疏的窗帘,感受到皎洁的月光,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接下来的“山灵响似应,水净望如空”,则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空灵。最后两句“可叹高楼妇,悲思杳难终”,转入对高楼中女子的同情,她的思念与忧伤似乎无尽无休,这不仅是对她的感叹,也是诗人自身情感的映射。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苦闷的深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闲庭落景尽:描绘夜晚宁静的庭院,景色已经暗淡。
- 疏帘夜月通:透过稀疏的窗帘,月光洒进室内,带来清冷的光辉。
- 山灵响似应:山中的灵气似乎在回应自己的心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水净望如空:水面清澈如同空旷的天空,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 栖枝犹绕鹊:鸟儿栖息在枝头,似乎在围绕着喜鹊,呈现出自然的生机。
- 遵渚未来鸿:水边的鸿雁未曾飞来,暗示着孤独与期盼。
- 可叹高楼妇:令人感叹的是高楼中的女子,她的思念与忧愁。
- 悲思杳难终:她的悲伤与思念似乎无尽无休,难以消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的灵气比作回应,增强了诗的情感。
- 拟人:山灵和水的描写使自然界似乎具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栖枝犹绕鹊”和“遵渚未来鸿”,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孤独,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孤独和思念。
- 山灵:代表自然的灵气和人心的共鸣。
- 水:象征清澈和心灵的宁静。
- 高楼妇:象征生活的困境和情感的压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高楼妇”是指什么? A. 高楼中的男子
B. 高楼中的女子
C. 高楼的建筑
D. 高楼的风景 -
诗中“山灵响似应”中的“响”指什么? A. 声音
B. 光影
C. 回声
D. 自然的回应 -
诗歌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哀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月夜的孤独和思考。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达思念兄弟的情感。
诗词对比
- 骆宾王《月夜有怀简诸同病》 vs. 李白《月下独酌》
两首诗都以月夜为背景,表现孤独与思念,但骆宾王更强调对同病相怜的情感,而李白则更多地体现自我陶醉与洒脱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骆宾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