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役忽离忧,复此怆分流。
溅石回湍咽,萦丛曲涧幽。
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
况乃霜晨早,寒风入戍楼。
白话文翻译:
我在行役中突然离别了忧愁,重新回到这里,感到怅惘与离散的情感。水流溅起石头,发出咽咽的声音,弯曲的涧水在密林中显得幽静。阴暗的岩石常常使人感到昏沉,宿草在秋天的气息中争相生长。更何况在霜晨的早晨,寒风透入了戍楼。
注释:
字词注释:
- 行役:指行军或出征的活动。
- 怆分流:怆怅的感情与离散的水流相互映衬。
- 溅石:水流冲击石头,溅起水花。
- 回湍咽:水流回旋,发出咽喉般的声音。
- 萦丛:缠绕在树丛之间。
- 宿莽:宿草,指秋天的草木。
- 含秋:包含秋天的气息。
- 戍楼:防守的塔楼,通常用于军事驻守。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表达了离别与思乡的情感,常见于唐诗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字观光,唐代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被王勃、杨炯等人称为“初唐四杰”。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独立见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至分水戍》写于骆宾王在戍楼驻扎之际,表达了对离别和故乡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士兵在戍楼守卫时的孤独与凄凉。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交织,形成了深刻的意境。
诗歌鉴赏:
《至分水戍》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乡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深刻地传达了他在戍楼的孤独感受。开篇“行役忽离忧”便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表达了在战役中对于亲人的思念和忧虑。接下来的描写中,水流、石头、树林等自然景象与诗人的心境相互映照,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诗中“溅石回湍咽”,不仅描绘了水的流动,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阴岩常结晦,宿莽竞含秋”,则通过对阴暗岩石与秋天草木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伤。最后一句“寒风入戍楼”,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寒风的侵袭与戍楼的孤立形成鲜明对比,深刻体现了士兵在守边的艰辛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强烈的情感共鸣,使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那份深藏于心的思乡之情与对生命现状的无奈,表现了唐诗特有的优雅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役忽离忧:在行军的途中,突然感到离别的忧愁。
- 复此怆分流:再次回到这里,心中感到怅惘,似乎水流也在表现离愁。
- 溅石回湍咽:水流冲击石头,发出如咽喉般的声音,传达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 萦丛曲涧幽:弯曲的小溪在树林中显得幽静,反映了自然的宁静。
- 阴岩常结晦:阴暗的岩石常常使人感到沉闷,暗示着内心的压抑。
- 宿莽竞含秋:宿草在秋意中争相生长,暗示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
- 况乃霜晨早:更何况是在霜晨的早上,暗示着寒冷与孤寂。
- 寒风入戍楼:寒风透入戍楼,强调了士兵的孤独与艰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流与诗人的情感相互比喻,形成情感的共鸣。
- 拟人:赋予水流和自然景物以情感,使其更具表现力。
- 对仗:如“宿莽竞含秋”,展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孤独与自然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反映了士兵在戍楼中所承受的心理重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思绪的涌动。
- 石头:象征着坚韧与抵抗,反映诗人内心的坚强。
- 阴岩:象征着压抑与困境。
- 宿草: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顽强。
- 寒风:象征着孤独与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至分水戍》的作者是谁?
- A. 王勃
- B. 骆宾王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提到的“戍楼”主要象征什么?
- A. 家乡
- B. 孤独
- C. 战争
- D. 自然
-
诗中“阴岩常结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暖意
- B. 光明
- C. 压抑
- D. 幸福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至分水戍》与杜甫的《登高》,两者都表现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但《登高》更加强调了对人生的感慨与悲伤,而《至分水戍》则更多地融入了自然的描写与士兵的艰辛。杜甫的诗更为悲壮,骆宾王的诗则更显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骆宾王研究》
以上内容为《至分水戍》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