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

时间: 2024-12-29 18:37:25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晨曦中菊花的美丽景象。菊花在三秋的晚期绽放,芳香四溢,十步之间都能闻到花香。它们的黄色花瓣在阳光下灿烂地笑着,绿色的叶子在微风中摇曳。阳光洒在水面上,花影在流动的水中荡漾,香气在水流的传递中飘散开来。然而,金色的菊花虽然美丽,却难以随水漂浮,玉器的杯子也无人共享。

注释:

  • 擢秀:指美丽的花朵。
  • 三秋:指农历的秋季,通常指九、十、十一月。
  • 十步:形容距离,十步之内都能闻到花香。
  • 分黄:指黄色的菊花。
  • 含翠:指绿色的叶子。
  • 金翘:形容金色的菊花。
  • 玉斝:玉制的酒杯。

典故解析:

“金翘”与“玉斝”可能隐喻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求,而“秋晨”则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珍贵。菊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尤其在秋冬之际更显得坚韧不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骆宾王,唐代诗人,以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而意境深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秋天的早晨,正值菊花盛开之时,诗人以菊花为主题,抒发了对秋天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菊花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开篇即以“擢秀三秋晚”引入菊花的美丽,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欢愉交织的情感。诗人运用“分黄”与“含翠”对比,突出菊花的鲜艳和叶子的生机,形成鲜明的视觉效果。在“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中,诗人通过“影”和“香”两个意象,展现了菊花之美不仅在于其外形,更在于它散发的芳香,触动了读者的感官。结尾的“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同时又显露出孤独与无奈,令人深思。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秋天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擢秀三秋晚:在秋天的晚期,菊花绽放,显示其美丽。
  2. 开芳十步中:十步之内都能闻到花香,强调菊花的芬芳。
  3. 分黄俱笑日:黄色的花瓣在阳光下开得灿烂,似乎在微笑。
  4. 含翠共摇风:绿色的叶子在风中轻轻摇曳,生机盎然。
  5. 碎影涵流动:花的影子在流水中荡漾,仿佛在流动。
  6. 浮香隔岸通:香气随水流传递,隔岸也能感受到。
  7. 金翘徒可泛:金色的菊花虽美,却无法随水漂浮。
  8. 玉斝竟谁同:玉杯无人共饮,暗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与金翘相提并论,突显其美丽。
  • 拟人:花朵和叶子被赋予了“笑”和“摇”的动作。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相互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菊花,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坚韧,且在秋季绽放,代表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 阳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光明。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朵
    • B. 秋天的菊花
    • C. 夏天的阳光
  2. “金翘”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 A. 金色的鸟
    • B. 金色的菊花
    • C. 金色的秋叶
  3. 诗中提到的“玉斝”指的是什么?

    • A. 酒杯
    • B. 碗
    • C. 盘子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饮酒》与骆宾王的《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都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但陶渊明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骆宾王则更强调生命的短暂与孤独。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骆宾王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