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
时间: 2025-01-01 13:45: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乞休致未遂得二诗呈之奇乡友
——曹勋
录录虽能早致身,中年东海与西秦。
只宜桐柏山中老,不是麒麟阁上人。
故病未休新病起,黑头应笑白头新。
天公早赐还山诏,怀抱纷纷倦俗尘。
白话文翻译:
虽然经历过许多磨难,早早就想要归隐,但中年时却在东海与西秦之间徘徊。
我只希望在桐柏山中安度晚年,而不是在麒麟阁中做一个名士。
即使身体未曾休息,新的病痛却又接踵而至,年轻时的黑发如今变成了白发,让人发笑。
愿天公早日赐我归山的诏令,我心中怀抱着纷繁的世俗尘事,已感到疲惫不堪。
注释:
- 录录:指经历过的艰难困苦。
- 东海与西秦:象征着南北方向,暗指流浪和漂泊。
- 桐柏山:一个隐居的理想之地,象征宁静和安逸。
- 麒麟阁:象征高官显贵的地方,隐喻对名利的拒绝。
- 黑头与白头:指人的年龄变化,从青壮到老年的过程。
- 天公:指上天或神灵。
- 山诏:隐喻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华的厌倦。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作者中年时,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繁华世俗的疲倦感,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士人对名利的思考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隐居与名利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诗人在开篇即提到自己虽然经历了很多磨难,但仍未能实现归隐的愿望,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感。接着,通过描绘桐柏山与麒麟阁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的理想与世俗名利的矛盾。诗中提到的“黑头应笑白头新”更是深刻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让人感受到岁月带来的无奈。最后,诗人向天公祈求早日归隐,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纷争的疲惫,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录录虽能早致身:虽然经历过许多磨难,早就想要归隐。
- 中年东海与西秦:但中年时却在东海与西秦之间徘徊,暗指自己漂泊不定。
- 只宜桐柏山中老:我只希望在桐柏山中安度晚年,追求宁静。
- 不是麒麟阁上人:而不是在名利场上做一个显赫之人。
- 故病未休新病起:即使身体未曾休息,新的病痛又接踵而至。
- 黑头应笑白头新:年轻时的黑发如今变成了白发,让人发笑,反映出人生的无常。
- 天公早赐还山诏:愿天公早日赐我归山的诏令。
- 怀抱纷纷倦俗尘:我心中怀抱着纷繁的世俗尘事,已感到疲惫。
修辞手法:
- 对比:隐居与名利生活的对比,强调人生选择。
- 比喻:用“黑头”和“白头”形象化地表现年龄变化与时间流逝。
- 象征:桐柏山象征理想的归隐生活,麒麟阁象征名利场的繁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隐居与名利的思考,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反映出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柏山:象征自然与宁静,隐喻理想的归隐生活。
- 麒麟阁:象征名利与权势,反映对世俗的拒绝。
- 黑头与白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理想归隐之地是: A. 东海
B. 西秦
C. 桐柏山
D. 麒麟阁 -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向往
B. 厌倦
C. 忽视
D. 追求
填空题:
-
诗中“黑头应笑白头新”是指__。
-
诗人怀抱着__,感到疲惫不堪。
判断题:
- 诗人希望在麒麟阁上生活。(对/错)
答案:
- C
- B
- 年龄变化
- 纷繁的世俗尘事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强调豪情与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与曹勋的隐居愿望形成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之美,反映隐居生活的宁静,但王维的诗更具禅意。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经与古诗词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