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喜雪应制》

时间: 2025-01-01 13:59:56

圣德与天同,封峦欲报功。

诏书期日下,灵感应时通。

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

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

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喜雪应制
张说 〔唐代〕

圣德与天同,封峦欲报功。
诏书期日下,灵感应时通。
触石云呈瑞,含花雪告丰。
积如沙照月,散似面从风。
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
遥知百神喜,洒路待行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皇帝的德行与天意相合,山峦也想要报答这样的恩德。皇帝的诏书及时下达,灵感也随之而来。雪花如同瑞兆一般从天而降,花儿也在雪中预示着丰收。雪积得像沙子一样在月光下闪耀,随风飘散得像面粉。人们在仙台上欢舞,歌声流淌在帝王的乐曲中。遥远处,众神也因而欢喜,洒落的雪路正等待着皇宫的到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圣德:指皇帝的德行,意为圣明的德行。
  • 封峦:指山峦,意指山的封顶。
  • 诏书:皇帝的命令或公告。
  • 灵感:神灵的感应。
  • :吉祥的征兆。
  • 积如沙:雪的堆积如同沙子一样。
  • 散似面:雪花飘散得像面粉一样轻盈。

典故解析

  • 百神:指古代神话中众多的神灵,通常用来象征天意和自然的响应。
  • 帝乐:指皇帝的音乐,代表着皇权的盛大和威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字公权,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律诗和古诗。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给人以优美的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皇帝德政之时。诗中描绘了冬雪的美景,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皇权的赞美,体现了诗人与皇帝之间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喜雪为主题,开篇即将皇帝的德行与天道相提并论,展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诗中描述的雪景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反映,更是与皇室政德相联系的象征。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雪花的轻盈与广袤,突出了自然之美与国家繁荣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触石云呈瑞”、“积如沙照月”,用生动的比喻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尤其是“舞集仙台上,歌流帝乐中”,通过描写人们的欢舞与歌唱,传达出一种喜悦的氛围,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情感上,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体现了古代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整首诗运用了对仗工整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朗朗上口,韵律感强烈,让人感受到一种节奏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德与天同:皇帝的德行就像天意一样高尚。
  2. 封峦欲报功:山峦也想要以雪来报答皇帝的恩德。
  3. 诏书期日下:皇帝的诏书在特定的日子下达。
  4. 灵感应时通:神灵感应到这个时刻,回应了。
  5. 触石云呈瑞:触碰到石头,云层中显现出吉祥的瑞兆。
  6. 含花雪告丰:雪中含着花朵,预示着丰收。
  7. 积如沙照月:雪积得像沙粒一样,在月光下闪耀。
  8. 散似面从风:雪花随风飘散,像面粉一样轻盈。
  9. 舞集仙台上:人们在仙台上欢快地舞动。
  10. 歌流帝乐中:歌声在皇帝的乐曲中流淌。
  11. 遥知百神喜:遥远知道百神因而欢喜。
  12. 洒路待行宫:洒落的雪路在等待着皇宫的到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沙子和面粉,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人的情感,如“百神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皇帝的德行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丰收,体现自然之美。
  • :预示吉祥,连接天与地的桥梁。
  • 山峦:象征稳定与长久,表现自然的伟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圣德”是指什么?

    • A. 大自然的力量
    • B. 皇帝的德行
    • C. 人民的期望
  2. “积如沙照月”中“沙”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雪的轻盈
    • B. 雪的颜色
    • C. 雪的形状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哪个节日的喜悦?

    • A. 春节
    • B. 冬雪
    • C. 国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诗词对比

  • 对比张说的《奉和圣制喜雪应制》与杜甫的《春望》,前者更强调自然与皇权的和谐,后者则反映了战争带来的国家动荡与个人愁苦,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