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时间: 2025-01-09 00:01:23

三见齐王不一言,须知自古致君难。

纷纷齐虏誇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见齐王不一言,须知自古致君难。纷纷齐虏誇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

白话文翻译:

三次见到齐王都没有说一句话,要知道自古以来劝谏君王是很难的。那些齐国的臣子们纷纷夸夸其谈,空谈阔论,但靠口舌之利却很容易得到官职。

注释:

  • 三见齐王不一言:指作者三次见到齐王都没有说话,暗示劝谏君王的困难。
  • 须知自古致君难:强调自古以来向君王进言是件难事。
  • 纷纷齐虏誇迂阔:齐虏指齐国的臣子,誇迂阔意为夸夸其谈,空谈阔论。
  • 口舌从来易得官:指靠口才和言辞容易获得官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国,字平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之弟。他以直言敢谏著称,曾多次上书批评时政,主张改革。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官场中空谈阔论、不务实际现象的批判,以及对劝谏君王难度的深刻认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官场风气浮夸,许多官员靠口才而非实干获得官职。王安国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对劝谏君王难度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刻揭示了官场中的虚浮现象和劝谏君王的困难。首句“三见齐王不一言”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沉默和无奈,而“须知自古致君难”则强调了这一行为的艰巨性。后两句“纷纷齐虏誇迂阔,口舌从来易得官”则尖锐地批评了那些靠口才而非实干获得官职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时弊的深刻洞察和对劝谏君王的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见齐王不一言”:作者三次见到齐王都没有说话,暗示了劝谏君王的困难和作者的沉默。
  2. “须知自古致君难”:强调自古以来向君王进言是件难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一现象的深刻认识。
  3. “纷纷齐虏誇迂阔”:批评齐国的臣子们夸夸其谈,空谈阔论,不务实际。
  4. “口舌从来易得官”:指出靠口才和言辞容易获得官职,与前句形成对比,突出了官场的虚浮。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三见齐王不一言”与“纷纷齐虏誇迂阔”的对比,突出了劝谏君王的困难和官场的虚浮。
  • 夸张:“口舌从来易得官”夸张地描述了靠口才获得官职的容易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批判官场中的虚浮现象和强调劝谏君王的困难。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作者深刻揭示了当时官场的弊端,并表达了对劝谏君王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齐王:象征君王,代表权力中心。
  • 齐虏:象征齐国的臣子,代表官场中的虚浮现象。
  • 口舌:象征口才和言辞,代表靠口才获得官职的容易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国在这首诗中批评了什么现象? A. 官场中的虚浮现象 B. 君王的暴政 C. 战争的残酷 D. 人民的贫困

  2. “三见齐王不一言”暗示了什么? A. 作者的胆怯 B. 劝谏君王的困难 C. 作者的沉默 D. 君王的宽容

  3. “口舌从来易得官”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同样表达了作者对时弊的深刻洞察和对改革的坚定信念。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诗词对比:

  • 王安国的《诗一首》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时弊的批判和对改革的期望,但王安国更侧重于对官场虚浮现象的批判,而王安石则更侧重于对改革的呼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安国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王安石全集》:收录了王安石的全部作品,有助于了解王安国的创作背景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