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张鲁公祠》
时间: 2025-01-19 14:03: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遗庙荒凉古木稠,
孤忠千载思悠悠。
频摧北虏三千士,
独障南藩百二州。
落日旌旗迷大泽,
屯云剑戟枕长流。
当年玉辇西还日,
勋业谁将汗简收。
白话文翻译:
这座古老的庙宇荒凉,四周密布着古木,
孤独的忠臣事迹千载流传,思绪悠远。
曾多次摧毁北方敌军,屠杀三千士兵,
独自保卫南方的百二州。
夕阳西下,旌旗在大泽上显得迷离,
云屯剑戟,仿佛在长河之畔安卧。
当年玉辇西归的那一天,
谁还会将他的功勋记录在册呢?
注释:
- 遗庙:指留下的庙宇,这里指的是祭祀忠臣的庙。
- 荒凉:形容庙宇冷清、荒废。
- 孤忠:指忠臣的孤独与坚贞。
- 频摧:频繁地摧毁。
- 北虏:指北方的敌人,常用来指代侵略者。
- 南藩:指南方的地区,国家的边界和防线。
- 旌旗:指军队的旗帜。
- 玉辇:皇家车辇,象征权力与威严。
- 勋业:功勋与业绩。
- 汗简:古代记录功勋的简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孤忠”可指历史上忠于国家、为国捐躯的忠臣,如屈原、李广等。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忠诚和英勇精神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世忠,明代诗人,以其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忠臣义士的敬仰。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以此歌颂忠臣的事迹,表达对国家的关怀与对忠诚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座荒凉的庙宇,表达了对历史上忠臣的感慨与追思。诗的开头用“遗庙荒凉古木稠”引入,既展示了庙宇的凋零,又象征着忠诚精神的流失。接下来的“孤忠千载思悠悠”更是将读者的思绪引向历史的深处,呈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诗中对北方敌军的“频摧”,与南方的“独障”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忠臣的伟大与无畏。而“落日旌旗迷大泽”则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象,表达了时光荏苒、英雄事迹渐被遗忘的无奈。最后的“勋业谁将汗简收”更是发人深省,历史的功勋往往被尘封,真正的英雄却难以得到应有的纪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内涵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忠臣的敬仰与对国家命运的深思。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忠义之士的怀念与对英勇精神的传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遗庙荒凉古木稠:描写庙宇的荒凉与四周的古木,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 孤忠千载思悠悠:通过“孤忠”引出对忠臣的思考,千年的时间仿佛让这份忠诚变得更加悠远。
- 频摧北虏三千士:突显忠臣的英勇与决心,屡次打击敌人。
- 独障南藩百二州:表现出忠臣为保护国家而付出的努力与牺牲。
- 落日旌旗迷大泽:夕阳的景象与旌旗的描写,象征着英雄的遗忘。
- 屯云剑戟枕长流:云与剑戟的意象,传达出战争的气息与历史的沉重。
- 当年玉辇西还日:回忆昔日的辉煌与权力。
- 勋业谁将汗简收:最后的感叹,英雄事迹难以被后人铭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频摧北虏”与“独障南藩”,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用自然景象隐喻历史的变迁与英雄的没落。
- 夸张:如“千载思悠悠”,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历史忠臣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呼唤后人铭记历史,传承忠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庙宇:象征忠诚与历史的记忆。
- 古木:代表着岁月的沧桑与历史的遗迹。
- 旌旗:象征着战斗与荣耀。
- 夕阳:暗示着英雄事迹的消逝。
- 云剑戟:隐喻战争与英雄的英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孤忠”指的是谁?
- A. 忠臣
- B. 胆小鬼
- C. 叛徒
-
诗中“落日旌旗迷大泽”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战争胜利的喜悦
- B. 英雄事迹的遗忘
- C. 自然的美丽
-
“频摧北虏”中的“北虏”指的是什么?
- A. 北方的敌人
- B. 北方的盟友
- C. 北方的民众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同样表达对孤独与忠诚的思考。
- 《登高》 by 杜甫:表现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感慨。
诗词对比:
吴世忠的《过张鲁公祠》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传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但李白更多表现出豪情壮志,而吴世忠则更显感慨与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历史视角与情绪表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