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重云幌起,九迭锦屏张。
只觉青山好,哪知驿路长。
阴崖残剩雪,劲草敌严霜。
翻笑孤吟者,徒为镇日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的美丽画面:重重的云层像帷幔一样升起,层层叠叠的锦屏展现出绚丽的景象。眼前的青山让人感到美好,但却不知通往驿站的道路是多么漫长。阴暗的山崖上残留着雪,坚韧的草在严霜中依然顽强生长。诗人对那些独自吟唱的人发出一声轻笑,认为他们整日忙碌也不过是徒劳无功。
注释:
- 万重云幌:形容云层重重叠叠,宛如帷幔一般。
- 九迭锦屏:指层层叠叠的美景,形象地描绘了山的美丽。
- 驿路:指通往驿站的道路。
- 阴崖:指山崖的阴暗面。
- 劲草:坚韧的草,象征着生命力。
- 镇日:整天,形容时间的漫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伯鲁,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显示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其诗风常常流露出清新、脱俗的气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游历某地之时,描绘了自然风光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大自然的崇敬与向往,以及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木垒河道中》是一首体现自然之美与人生态度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万重云幌起,九迭锦屏张”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重重的云层和层叠的山峦,展现出一种宏伟的气势,仿佛将人带入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却通过“只觉青山好,哪知驿路长”转入对人生旅程的思考。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诗人意识到生活的艰辛与漫长,驿路的遥远让人感到无奈,这种从美好到辛苦的转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阴崖残剩雪,劲草敌严霜”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残余的雪与顽强的草都在诉说着生命的不屈。这种对比不仅彰显了自然的严酷,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最后一联“翻笑孤吟者,徒为镇日忙”则是对孤独吟唱者的调侃,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在艺术与生活中追求的人的一种理解与轻蔑。他们的忙碌似乎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这暗含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真谛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生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深刻的哲理与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重云幌起:描绘了空中重重叠叠的云彩,给人一种华丽的视觉效果。
- 九迭锦屏张:进一步强调山的层次与美丽,如同绚丽的屏风展开。
- 只觉青山好:诗人沉醉于眼前的美景。
- 哪知驿路长:却不知前方的路途是多么遥远,暗示人生的艰难。
- 阴崖残剩雪:阴暗的山崖上仍留有雪,象征着艰难的环境。
- 劲草敌严霜:坚韧的草在严霜中依然生长,象征生命的坚韧。
- 翻笑孤吟者:对那些孤独吟唱者的嘲笑,揭示了生活的忙碌与无奈。
- 徒为镇日忙:强调了这种忙碌的徒劳无功。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云幌”、“锦屏”都形象化了自然景观,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同时,诗句的对仗工整,提升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的描绘,反映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揭示了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幌:象征着变化与虚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
- 锦屏:美丽的自然景象,代表着生活中的美好部分。
- 青山:象征着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
- 阴崖:阴暗与艰难,象征人生的困境。
- 劲草:坚韧与顽强,象征生命的力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九迭锦屏”意指什么? A. 美丽的自然景象
B. 旅行的疲惫
C. 诗人的孤独 -
诗人对“孤吟者”的态度是: A. 同情
B. 轻蔑
C. 赞美 -
本诗的主题主要围绕: A. 自然的美
B. 生活的艰辛
C. 两者的结合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首诗都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但《木垒河道中》更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艰难与孤独,而《登鹳雀楼》则更侧重于壮丽景色带来的激励与奋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