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关》
时间: 2025-01-01 13:55: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文德关
作者: 朱壬林 〔清代〕
昨行焦溪山,险窄怀不畅。
今朝境一变,山山插天壮。
曲栈纷钩连,危梯绝依傍。
前行奋先登,后者从下望。
意谓攀跻难,瞥已层霄上。
人马一发悬,此景极飘飏。
雄关踞崖巅,屹立森相向。
罗甸此咽喉,黔滇亦屏障。
天门闶阆开,云光镇摩荡。
会当蹑飞仙,振衣发高唱。
白话文翻译
昨天我走过焦溪山,那里的道路狭窄,让人心情不畅。今天眼前的景象一变,山峦高耸,直插云天,气势磅礴。曲折的栈道交错连通,陡峭的梯子似乎没有依靠。前面的人奋力向上,后面的人从下面仰望。意指攀登是艰难的,但我一抬头,已然看见高空之上。人马都在悬崖间飞驰,这种景象实在令人心旷神怡。雄伟的关隘屹立在崖顶,巍峨而庄重。罗甸这个咽喉之地,既是黔滇的屏障。天门大开,云光在空中荡漾。我们一定能如同飞仙般,振衣高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焦溪山: 指焦溪的山,可能为地名。
- 怀不畅: 心中感到不畅快。
- 境一变: 环境发生了变化。
- 曲栈: 曲折的栈道。
- 危梯: 陡峭的梯子。
- 层霄: 高空。
- 雄关: 雄伟的关隘。
- 咽喉: 重要的通道或关口。
- 黔滇: 指贵州和云南。
- 天门: 比喻通往高处的入口。
- 蹑飞仙: 像神仙一样飞跃。
典故解析
- 飞仙: 传统文化中,飞仙常常象征着自由与超脱,表达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壬林,清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文德关》创作于作者游历时,表达了对险峻山水的赞美以及攀登过程中所感受到的艰辛与乐趣。
诗歌鉴赏
《文德关》是一首描写山水壮丽景色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首联提到“昨行焦溪山”,开篇便引入了对比,通过对焦溪山险窄的回忆,引入今天所见的壮丽山川,表现了心境的变化。中间的诗句“曲栈纷钩连,危梯绝依傍”,则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攀登的艰难与刺激。后半部分,诗人不仅赞美了文德关的雄伟壮观,且将其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结合,强调了其作为黔滇屏障的战略地位,展现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深厚情感。最后以“会当蹑飞仙,振衣发高唱”收尾,既是对攀登成功的期待,也是对自由与理想的向往,给人以强烈的鼓舞与激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行焦溪山,险窄怀不畅: 昨天走过的焦溪山,路途险峻且狭窄,让我心情不快。
- 今朝境一变,山山插天壮: 今天的环境变化,山峦高耸入云,壮丽无比。
- 曲栈纷钩连,危梯绝依傍: 曲折的栈道交错相连,陡峭的梯子似乎没有依靠。
- 前行奋先登,后者从下望: 前面的人奋力攀登,后面的人从下面仰望。
- 意谓攀跻难,瞥已层霄上: 意思是攀登是困难的,但我一抬头,已经看到了高空。
- 人马一发悬,此景极飘飏: 人和马都在悬崖间飞驰,这种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 雄关踞崖巅,屹立森相向: 雄伟的关隘屹立在崖顶,巍峨而庄重。
- 罗甸此咽喉,黔滇亦屏障: 罗甸这个咽喉之地,既是贵州和云南的屏障。
- 天门闶阆开,云光镇摩荡: 天门大开,云光在空中荡漾。
- 会当蹑飞仙,振衣发高唱: 我们一定能如同飞仙般,振衣高歌。
修辞手法
- 比喻: “天门大开”比喻通往高处的入口,富有层次感。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前行奋先登,后者从下望”,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 “山山插天壮”夸张了山的雄伟,传达出震撼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险峻的山水和攀登的艰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 象征着险恶与挑战,代表自然的伟大。
- 关隘: 代表着战略要地,象征着抵御外敌的坚固。
- 云光: 象征着希望和理想,寓意着美好的未来。
- 飞仙: 代表了自由与超脱,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焦溪山”给人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A. 心情愉快
B. 心情不畅
C. 无所谓
D. 兴奋 -
“雄关踞崖巅”中“雄关”指的是什么?
A. 某个城市
B. 高大的山
C. 重要的关隘
D. 一条河流 -
诗的最后一句“会当蹑飞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想要回家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C. 对现实的无奈
D. 对他人的羡慕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朱壬林《文德关》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两者都描绘了险峻的山水和攀登的艰难,但朱壬林更侧重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王维则包含了更多的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