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调笑令·含怨
作者:李吕 〔宋代〕
含怨。两颦浅。羽髻云鬟低玉燕。
绿沈香底金鹅扇。隐隐花枝轻颤。
当筵不放红云转。正是玉壶春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充满了怨愁,眉头轻轻皱起。她的发髻如同云朵般低垂,像是美丽的燕子。
香气弥漫在绿色的香底上,轻盈的金鹅扇轻轻摇动。
花枝隐约颤动,似乎在诉说着心中的情感。
在宴席上却不让红云旋转,正是春日的美好时光已经满盈。
注释:
字词注释:
- 含怨:心中有怨恨或愁苦的情绪。
- 两颦浅:轻轻皱起的眉头,形容愁苦。
- 羽髻:用羽毛装饰的发髻,形容女子的发型。
- 云鬟:形容女子如云般的发型。
- 金鹅扇:用金色材料制成的扇子,象征华贵。
- 隐隐:微微、轻轻的样子。
- 当筵:在宴席上。
- 红云转:象征欢乐的情景。
典故解析:
- 玉壶春满:玉壶象征着美好的春天,暗指春天的生机与丰盈,反映出词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词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语言著称。他的词风兼具婉约与豪放,善于描绘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
创作背景:
《调笑令·含怨》创作于宋代,社会上对于爱情和人际关系的探讨日益深入,词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怨愁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调笑令·含怨》是一首充满愁怨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词的开头“含怨”便直入主题,传达出一种隐秘的痛苦。接着“两颦浅”进一步描绘了愁苦的状态,表现出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词中运用“羽髻云鬟低玉燕”的美丽形象,呈现出女子的优雅与沉重的心情之间的对比。接下来的“绿沈香底金鹅扇”,不仅展现了环境的优雅,更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这里的“隐隐花枝轻颤”,则通过自然的景象映射出女子内心的波动,体现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当筵不放红云转”一句,揭示了在欢乐的宴席上,内心的愁苦并未随环境而消散,这种情感的对比极具表现力。而“正是玉壶春满”则暗示着对美好春天的向往与追求,尽管内心有怨,却依然渴望生活的美好。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美好环境中却难以掩饰的愁苦,反映出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值得深入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含怨:直接表明情绪,暗示了内心的愁苦。
- 两颦浅:轻微的皱眉,体现出愁苦的细腻。
- 羽髻云鬟低玉燕:形象化描绘出女子的美丽与忧伤。
- 绿沈香底金鹅扇:描写环境的优雅与女子的孤独感。
- 隐隐花枝轻颤:表现情感的细腻,暗示内心的波动。
- 当筵不放红云转:在欢乐的宴席中,内心的愁苦无法释怀。
- 正是玉壶春满:象征着对春天与美好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羽髻云鬟”比喻女子的美丽,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如“隐隐花枝轻颤”,使自然景象充满情感。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有着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探讨了爱情与内心情感的矛盾,虽处于美好的环境中,但内心却因爱而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含怨:情感的核心,象征着深沉的愁苦。
- 羽髻云鬟:美丽的象征,反映出女子的身份与气质。
- 金鹅扇:华贵的象征,同时暗示内心的孤独。
- 花枝:自然的意象,隐喻着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含怨”指的是: A. 开心
B. 愁苦
C. 无聊
答案:B -
“羽髻云鬟” 描述的是: A. 男子发型
B. 女子发型
C. 动物
答案:B -
诗中“隐隐花枝轻颤”表现了: A. 自然的静谧
B. 内心的波动
C. 快乐的情绪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李清照的词作,展现女性的细腻情感。
- 《蝶恋花》:苏轼的词作,反映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诗词对比:
《调笑令·含怨》与《如梦令》相似之处在于都表现了女性对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如梦令》更强调对往昔的怀念,而《调笑令·含怨》则突出了当下的愁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调笑令·含怨》这首词的深意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