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阻风寄琅山衷老》
时间: 2025-01-19 14:46: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口阻风寄琅山衷老
作者: 姜特立 〔宋代〕
人间有净境,咫尺不易通。
今朝解尘缚,始到天人宫。
叠嶂拥崔嵬,夏木郁青葱。
白鸟巢半山,掩映画图中。
高低辟窗牖,绿阴翳芳丛。
境寂意自佳,坐久心尔空。
更兹主人贤,晤语禅味融。
归途若有得,便欲起樊笼。
奈此尘缘深,踪迹如惊鸿。
驱车出兰若,俯首坐疏篷。
连日滞江干,风雨渺冥蒙。
缅怀支道林,此会何时逢。
白话文翻译
人间有个净土,虽然近在咫尺却不容易到达。
今天我解开了尘世的束缚,终于来到这天人之宫。
重峦叠嶂,青翠的夏树葱郁繁茂。
白鸟在半山上筑巢,似乎掩映在画图之中。
高低错落的窗户,绿阴覆盖着芳香的丛林。
境界宁静,心情自然而美好,久坐之后心中却空荡荡的。
更有这位主人贤良,交谈中蕴含着禅意的融洽。
若归途有所收获,我便想要挣脱这樊笼。
可惜这尘世的缘分太深,行踪如同惊鸿般难以捉摸。
我驾车离开兰若,低头坐在疏篷之下。
连续数日滞留在江边,风雨朦胧渺茫。
回想起支道林,这次再相逢又要多久呢?
注释
- 净境:指心灵宁静的境界。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尘缚:指世俗的束缚。
- 天人宫:比喻理想的境地或超脱的状态。
- 叠嶂:重叠的山峰。
- 白鸟:象征纯洁与自由。
- 兰若:佛教用语,指僧侣隐居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心灵感悟,常常融合禅宗思想,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尘世烦恼的反思。开篇的“人间有净境,咫尺不易通”即确立了诗的主题,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的渴望。接下来的描绘,如“叠嶂拥崔嵬,夏木郁青葱”,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气息,仿佛置身于幽静的山水之间。
诗人在宁静中又流露出对尘世的无奈,特别是“奈此尘缘深,踪迹如惊鸿”一句,展现了他对尘世烦扰的深刻思考与无力逃避的感受。而后半部分则通过与主人的交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禅意,表达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结尾处的“此会何时逢”则是一种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感,又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理想,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人间有净境,咫尺不易通:指理想的境地虽然近,但难以抵达,暗示对现实的无奈。
- 今朝解尘缚,始到天人宫:今日终于解脱尘世的束缚,达到了理想的境界。
- 叠嶂拥崔嵬,夏木郁青葱:描绘山峦重叠,夏天的树木繁茂,显现出自然的生机。
- 白鸟巢半山,掩映画图中:白鸟在山间筑巢,仿佛融入了画中,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
- 高低辟窗牖,绿阴翳芳丛:窗户的高低错落,绿荫覆盖着芳香的丛林,营造出一幅静谧的画面。
- 境寂意自佳,坐久心尔空:境界宁静,内心自然感到愉悦,但久坐后又感到空虚。
- 更兹主人贤,晤语禅味融:与贤良的主人交谈,话语中融入了禅意。
- 归途若有得,便欲起樊笼:如果归途有所收获,想要挣脱世俗的束缚。
- 奈此尘缘深,踪迹如惊鸿:可惜尘世的缘分太深,行踪如同惊鸿般难以捉摸。
- 驱车出兰若,俯首坐疏篷:驾车离开幽静的兰若,低头坐在疏篷下。
- 连日滞江干,风雨渺冥蒙:连续多日滞留在江边,风雨朦胧视线模糊。
- 缅怀支道林,此会何时逢:回忆起朋友支道林,这次再相逢又要等多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人宫”比喻理想的状态。
- 对仗:如“高低辟窗牖,绿阴翳芳丛”,展现音韵美。
- 意象:重峦、白鸟、绿阴等意象,营造出宁静且富有生命力的自然景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内心感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对尘世烦恼的反思,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深厚的哲理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净境:象征心灵的宁静与理想的追求。
- 白鸟:象征自由与纯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兰若:佛教隐居之地,象征清静与超脱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净境”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心灵的宁静
- C. 商业繁华
- D. 政治斗争
-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元素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 A. 山水
- B. 花草
- C. 动物
- D. 以上皆是
-
诗中“奈此尘缘深”的意思是什么?
- A. 对尘世的依恋
- B. 尘世的烦恼难以摆脱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离别的痛苦
答案
- B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秋夕》 - 杜甫
诗词对比
- 《江口阻风寄琅山衷老》与《静夜思》: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思念;前者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后者则通过对月光的思索,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