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

时间: 2024-09-19 21:16:26

侧帽垂鞭小陌东,名花迎笑一枝红。

啼莺惊断寻春梦,惆怅新霜点鬓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侧帽垂鞭小陌东,
名花迎笑一枝红。
啼莺惊断寻春梦,
惆怅新霜点鬓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诗人戴着帽子,骑着马走在小路上,看到盛开的花朵,仿佛在与花儿相对而笑。然而,听到黄莺的啼鸣,打断了他对春天的美好梦境,让他倍感惆怅,因为新的霜降临,已经让他鬓发变得凌乱。

注释:

  • 侧帽:斜戴的帽子,表示一种轻松随意的生活态度。
  • 垂鞭:马鞭垂下,形象地描绘出骑行的状态。
  • 小陌:小路,指乡间的小道。
  • 名花:指著名的花卉,象征美好的事物。
  • 啼莺:黄莺的啼叫,传达春天的气息。
  • 惆怅:因某种原因而感到忧伤、失落。
  • 新霜:新降的霜,象征着秋冬的来临,暗示时光的流逝。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啼莺”与“寻春梦”相结合,常常用来表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青春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军事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深情著称,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人晚年时,身处社会动荡与个人遭遇的复杂境地,表达了他对青春和美好事物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杂感》是一首富有春意的诗,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诗人骑马经过小路,看到盛开的花朵,内心感到一种轻松与愉悦。这种愉悦感通过“名花迎笑”表现得淋漓尽致,似乎花儿也在回应诗人的心情。然而,接下来的“啼莺惊断寻春梦”,则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转折,黄莺的啼叫打破了春梦,带来了现实的冷峻,暗示着美好事物的不长久。最后一句“惆怅新霜点鬓蓬”,透出诗人的无奈与忧伤,新的霜降临,意味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令人感到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层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青春美好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侧帽垂鞭小陌东:描绘了一个轻松的骑行场景,带有一种悠闲的气氛。
  2. 名花迎笑一枝红:盛开的花朵似乎在微笑,传达出春天的温暖与美好。
  3. 啼莺惊断寻春梦:黄莺的叫声打断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幻想。
  4. 惆怅新霜点鬓蓬:新霜的降临让诗人感到忧愁,头发凌乱,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花儿“迎笑”,赋予了花朵人的情感,增添了诗意。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迎笑”使花朵具有人性,增加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揭示出生命短暂和时间流逝的主题,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惋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侧帽:象征着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态度。
  • 名花:象征着美好、青春和生命的短暂。
  • 啼莺:象征春天的来临与美好的期盼。
  • 新霜: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个意象不在诗中出现? A. 名花
    B. 啼莺
    C. 皓月
    D. 新霜

  2. 诗中“惆怅”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兴奋

  3. 诗人骑马走过的地方是什么? A. 大街
    B. 小陌
    C. 山坡
    D. 河边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杂感》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陆游的诗更侧重于对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而白居易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于离别的伤感与对故土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陆游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