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
时间: 2025-01-06 16:40: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我幼入家塾,结发知苦心。
稍长谬闻道,笃守至于今。
淡然朱丝弦,三叹有遗音。
讵敢负所学,枉尺求直寻。
彼哉孔光辈,千载污儒林!
白话文翻译:
我幼年时进入家里的书塾,从小就知道读书的艰苦。稍微长大后,误听了一些道理,始终如一地坚持到现在。弹奏那淡然的朱色琴弦,三次叹息留下余音。怎么敢辜负所学,白白地追求直道呢?那些孔光等人,千年之后依然败坏了儒家学派的声誉!
注释:
- 家塾:指家庭设立的书院或学校,古代多由家长教授子女。
- 结发知苦心:结发指成年,知苦心表示从小就懂得读书的艰辛。
- 谬闻道:谬,指错误,闻道指听到了某些道理。
- 淡然朱丝弦:朱丝弦是古代乐器的弦,淡然表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态。
- 孔光:即孔光,字仲华,东汉儒生,著有《论语》注,文才出众。
- 污儒林:指败坏儒家学派的名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兴亡,作品以豪情壮志而闻名,特别是爱国主义和对历史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朴实,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时值南宋国势衰弱,他对儒家学问的坚持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在诗中得以体现。陆游在此诗中反思自己的求学之路,并对那些败坏儒家传统的人表示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我幼入家塾”开篇,直接引入作者的求学经历,表明了他对读书的认真态度与对知识的尊重。陆游通过自述,展示了求学过程中的艰辛与坚持,表达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诗中“淡然朱丝弦,三叹有遗音”一句,既描绘了他在音乐中找到的安宁,也暗示着虽有遗憾却仍旧怀念的情感。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孔光的提及,揭示出陆游对当时儒家学派衰微现状的忧虑,使整首诗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他的情感深邃,既有对知识的珍视,也有对腐败现象的无奈与愤慨,显示出陆游作为一位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幼入家塾:从小进入书院,开始学习。
- 结发知苦心:长大后,明白了求学的艰辛与不易。
- 稍长谬闻道:在成长过程中听到了一些错误的道理。
- 笃守至于今: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直到现在。
- 淡然朱丝弦:弹奏着淡雅的朱色琴弦,心境淡泊。
- 三叹有遗音:三次叹息,留下了余音袅袅。
- 讵敢负所学:怎么敢辜负自己的学问?
- 枉尺求直寻:白白地追求正道,岂非徒劳?
- 彼哉孔光辈:那些孔光等人,已经千年。
- 千载污儒林:却依然败坏了儒家学派的名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淡然朱丝弦,三叹有遗音”,形成音韵和谐。
- 比喻:将求学比作弹琴,生动形象。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出陆游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对社会现状的无奈,表达了他对儒家学问的坚守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传达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塾:象征着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根基。
- 朱丝弦:代表着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 叹息:象征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
- 孔光:代指儒家学者,反映出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我幼入家塾”指的是: A. 在家学习
B. 上学堂
C. 家庭教育
D. 幼年读书 -
“淡然朱丝弦”表现了作者的: A. 忧伤
B. 坦然
C. 激动
D. 愤怒 -
诗人对孔光的态度是: A. 尊敬
B. 讽刺
C. 忽视
D. 喜欢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陆游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陆游与杜甫的作品,二者都展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陆游的抒情更显个人情感,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与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以上是对陆游的《予出蜀日尝遣僧则华乞签于射洪陆使君祠使君》这首诗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此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