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其一》

时间: 2024-09-19 21:15:11

风卷江湖雨闇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卷江湖雨闇村,
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
我与狸奴不出门。

白话文翻译

风把江湖的水卷起,雨把村庄遮得昏暗,
四周的山传来了像海潮翻滚的声音。
溪边的柴火燃烧得温暖,软软的毡子也很舒适,
我与我的狸猫朋友都不愿意出门。

注释

  • 风卷:风卷起,形容风力很大。
  • 江湖:指江河湖泊,这里泛指水域。
  • 雨闇村:雨下得很大,使得村庄显得昏暗。
  • 四山声作海涛翻:四周的山传来的声音像海浪翻滚,形容声音的宏大。
  • 溪柴火软:溪边的柴火燃烧得温暖柔和。
  • 蛮毡:一种柔软的毡子,这里指用来取暖的东西。
  • 狸奴:狸猫,这里指代亲密的伙伴。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涉及著名的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以及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激昂、情真意切著称,尤其在诗歌方面,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个人生活的思考。陆游历经战乱,生活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宋朝动荡时期,诗人常常借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中描绘的风雨天气,正是他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在恶劣环境中对安静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风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渴望与对外界动荡的无奈。首句“风卷江湖雨闇村”,以极具动感的笔触描绘了风雨交加的景象,仿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气氛的压迫。接下来的“声作海涛翻”,将山间的声响比作海涛,进一步加强了自然的雄浑与壮丽。

而第三、四句则转向了温暖的室内,“溪柴火软蛮毡暖”,描绘了诗人安静舒适的生活状态,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他在风雨之中选择避世的态度。最后一句“我与狸奴不出门”,则不仅表现了诗人与狸猫之间的亲密关系,更是诗人内心宁静的写照,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满足与对外界纷扰的淡然。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透出一股人生哲理:在风雨如晦的外部环境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安逸。这样的情感既是诗人个人的寄托,也是对普遍人性的深刻理解,体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卷江湖雨闇村:风狂卷起江湖的水,雨打得村庄昏暗,展现了自然的狂暴。
  2. 四山声作海涛翻:周围的山传来的声音像海浪翻滚,形象地表现了天气的恶劣与动荡。
  3. 溪柴火软蛮毡暖:溪边的柴火燃烧得温暖,毡子柔软而温暖,描绘了温馨的居家环境。
  4. 我与狸奴不出门:我和狸猫朋友都在家里不愿出门,表达了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间的声音比作海涛,增强了气氛的渲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描述风雨的动作,使自然景象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诗人在恶劣天气中对温暖舒适生活的珍惜,以及对外界纷扰的淡然态度。它隐含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着外部环境的动荡与不安。
  • 江湖:代表广阔的自然和诗人的心境。
  • 柴火:象征温暖和家庭的温馨。
  • 狸奴:代表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陪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第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天气?

    • A. 晴天
    • B. 风雨交加
    • C. 雪天
  2. “我与狸奴不出门”中“狸奴”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狸猫
    • C. 家人
  3. 诗的主题思想是?

    • A. 对国家的忧虑
    • B. 对温暖生活的渴望
    •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定风波》
  • 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词对比

  1.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二首 其一》:表现了恶劣天气中的宁静与安逸。
  2. 苏轼《定风波》: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但更多表现出对人生的豁达与洒脱。

这两首诗都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思考,但陆游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安宁与避世的态度,而苏轼则显得更加开朗与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