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时间: 2024-09-19 21:49:40

指极分南北,观澜混浊清。

荡胸金饼上,觌面玉绳横。

洲渚千沤发,风云一噫生。

神山端可往,九万作宽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晚十咏·临海观望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指极分南北,观澜混浊清。
荡胸金饼上,觌面玉绳横。
洲渚千沤发,风云一噫生。
神山端可往,九万作宽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诗人站在海边,目光所及,南北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波涛汹涌,清浊相间。在海面上,金色的波浪荡漾,仿佛像金饼般美丽,而眼前的景象如同玉绳般横亘。数不清的岛屿和滩涂在风中翻腾,云彩的变化仿佛随着一声叹息而生。遥远的神山依然可达,心中向往的旅程无比广阔。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极:极指,指向极远的地方。
  • 观澜:观察波澜,指观察海面波涛。
  • 荡胸:荡涤心胸,形容心中荡漾的情绪。
  • 金饼:形容波浪金光闪闪,像金饼一样。
  • 觌面:面对,直接看到。
  • 玉绳:比喻美丽的景象,形容线条优美。
  • 洲渚:指海中的小岛和滩涂。
  • 千沤:形容波涛的变化。
  • 风云:风和云,象征天气变化。
  • 神山:指遥远的山,寓意理想或遥不可及的目标。
  • 九万:形容极其宽广的距离。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神山”可以与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所相联系,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诗词见长,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风格清新脱俗,常与山水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天的傍晚,诗人可能是在海边游览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未来旅程的向往,体现了他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秋晚十咏·临海观望》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思的诗作,从海边的辽阔视野出发,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开篇“指极分南北,观澜混浊清”,诗人用“指极”展现了他目光的广阔,既揭示了自然的多样性,也暗示了人生的复杂。这种清浊相间的景象,似乎反映了人世间的种种纷杂。

接下来“荡胸金饼上,觌面玉绳横”,金色的波浪与美丽的景象交相辉映,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与心灵上的洗礼。这一联通过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

“洲渚千沤发,风云一噫生”,这一联描绘了岛屿与海面波动的动态美,风云的变化更是增添了诗的气势,似乎在诉说着时间与空间的流转。最后“神山端可往,九万作宽程”,诗人表达了对理想与追求的向往,虽然道路遥远,但心中依然充满希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李弥逊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指极分南北:目光所及,南北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
  2. 观澜混浊清:观察波涛的汹涌与宁静,显示出自然的多变。
  3. 荡胸金饼上:心中激荡,波浪金光闪闪,形象生动。
  4. 觌面玉绳横:眼前的美景如同玉绳,令人心醉。
  5. 洲渚千沤发:小岛和滩涂在风中翻腾,描绘出动态之美。
  6. 风云一噫生:风云的变化仿佛随着一声叹息而生,寓意深远。
  7. 神山端可往:遥远的理想之地依然可达,激励人心。
  8. 九万作宽程:广阔的旅程,象征着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饼”、“玉绳”,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联对称,增强韵律感。
  • 排比:通过多个意象层层递进,增强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北:象征广阔的视野与多样的选择。
  • 金饼:象征富饶与美好。
  • 玉绳:象征理想与美的追求。
  • 洲渚:象征自然的生机与变幻。
  • 神山:象征理想与目标的遥远与难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观澜混浊清”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风的变化
    B. 海面的波涛
    C. 天空的颜色
    D. 诗人的思绪

  2. “神山端可往”中的“神山”象征什么? A. 自然的景观
    B. 理想与追求
    C. 人生的艰辛
    D. 个人的情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临海观望》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但李弥逊更侧重于海的动态与辽阔,王维则更强调山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表达自然的美时,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李弥逊集》
  • 《古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