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岁感事》

时间: 2025-01-06 14:38:06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己亥岁感事
作者: 曹松 〔唐代〕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战乱中,国家的江山被卷入战斗的悲惨景象,人民的生活却陷入困境,无法享受安宁的生活。请不要再谈论封侯的事情,因为一位将领的功成名就背后是无数士兵的牺牲。

注释:

  • 泽国:指水泽丰富的国家,常用来形容江南地区。
  • 战图:指战争的局势图,象征着国家的战乱。
  • 生民:指百姓,老百姓。
  • 樵苏:指砍柴和安歇,代表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 封侯:指封爵或晋升,常与功名相关。
  • 万骨枯:指战斗中死去的士兵,形象地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性。

典故解析:

“泽国江山入战图”中的“战图”可以理解为古代用以描绘军事策略的地图,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战事的忧虑和关注。“一将功成万骨枯”则可追溯到历史上许多战争中,优秀的将领往往是在无数士兵牺牲的基础上获得功名的典型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时局的关注和对人间苦难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战乱频繁、民生困苦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感慨,表达了对百姓苦难的同情与对战争的厌恶。

诗歌鉴赏:

《己亥岁感事》是一首深具社会责任感的诗作,通过对战争的反思,揭示了权力与利益的背后是无数无辜生命的牺牲。诗的开头“泽国江山入战图”便直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战火纷飞的场景,国家的安宁被战争打破,生民的生计也因此受到影响。接下来的“生民何计乐樵苏”更是直指人民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凭君莫话封侯事”来劝诫人们不要再谈论功名利禄的问题,揭示了那些追求权势的人往往是无视他人苦难的。最后一句“一将功成万骨枯”则是对战争残酷现实的痛心控诉,暗含着对战争的无奈与愤怒。整首诗情感深邃,字句铿锵有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警醒世人对战争的思考与反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泽国江山入战图:国家的美好河山被战争所侵扰,形象地描绘了战乱对国家的破坏。
    • 生民何计乐樵苏:百姓无法安享乐土,生活困苦,表达对民生的深切反思。
    • 凭君莫话封侯事:劝人们不要再谈论功名利益,暗含对权力游戏的批判。
    • 一将功成万骨枯:指出功名背后是无数士兵生命的牺牲,体现战争的残酷。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生民的困苦与封侯的光荣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战争的悲惨。
    • 夸张:用“一将功成万骨枯”夸张地表现战争带来的巨大牺牲,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以及对平民百姓苦难的同情,反映出一种对功名利禄的冷静思考与对人生命运的关注。

意象分析:

  • 江山:象征国家的安宁和繁荣。
  • 战图:表现出战争的阴影和对未来的担忧。
  • 生民:代表普通百姓,传达对其困境的深切同情。
  • 万骨枯:形象地描绘战争的惨烈,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无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泽国”指的是哪个地区? A. 北方
    B. 江南
    C. 西北

  2. 诗人劝君不要谈论什么事情? A. 战争
    B. 财富
    C. 封侯

  3. “一将功成万骨枯”中“万骨”指的是什么? A. 无数的功名
    B. 无数的士兵
    C. 无数的财富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白居易的《卖炭翁》,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

诗词对比

  • 曹松的《己亥岁感事》与杜甫的《兵车行》都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前者更倾向于对权力游戏的警惕,后者则更集中于对士兵和百姓的直接描绘。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曹松更关注于战争背后的人性思考,而杜甫则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展示战争的残酷。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集》
  • 《白居易诗选》

这些书籍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主题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