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诚斋》

时间: 2024-09-19 21:28:54

省斋去国艮斋老,不独宣尼叹乏才。

试数诸公有名者,庐陵那得两诚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役诚斋
作者: 刘过 〔宋代〕

省斋去国艮斋老,不独宣尼叹乏才。
试数诸公有名者,庐陵那得两诚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在省斋(指书斋)中远离故国已久,渐渐变得老迈,并不是只有孔子(宣尼)叹息自己才华不足。试想一下,诸多有名望的人中,庐陵(地名)又怎能有两个像我这样的诚斋呢?

注释:

  • 省斋:指书斋,通常是文人读书写作的地方。
  • 艮斋老:艮是指艮卦,象征着止步不前,老则是年老的意思。
  • 宣尼:指孔子,因其主张教育和仁德而闻名。
  • 诸公:指那些有名望的文人。
  • 庐陵:地名,指古代的一个区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过,字景升,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才能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刘过晚年,表达了他对才华不足的自省和对当时文化氛围的感慨。诗中提到的“省斋”,既是他个人的书斋,也是他隔绝世俗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象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个人的感受为出发点,通过省斋和老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反思和对时代的感慨。开篇提到“省斋去国”,显示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孤独感。接着,通过“艮斋老”,诗人自嘲年老,才华不及他人,表现出一种自谦的态度。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试数诸公有名者”引入对当时名士的思考,暗示出他对自己的不满与对他人的羡慕。最后一句“庐陵那得两诚斋”则是对庐陵的自我肯定,强调他在这个时代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整首诗在简单的叙述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既有对个人才能的反省,也有对社会名士的尊重,表现了诗人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的审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省斋去国艮斋老:在书斋中离开故国已久,渐渐感到年老。这里的“省斋”不仅是地点,更是他内心的一个避风港。
  2. 不独宣尼叹乏才:不仅仅是孔子在感叹自己的才能不足,诗人通过引用孔子来引导读者思考才华的相对性。
  3. 试数诸公有名者:让我们来数一数那些有名的人士,展现出诗人对当时文人风采的关注。
  4. 庐陵那得两诚斋:强调庐陵的独特性,表达出诗人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省斋”与“艮斋”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引典:通过提及孔子,增加了诗的文化厚度,使其具有更深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个人的内心感受为中心,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反思以及对时代文学氛围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深刻的自省和文化自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省斋: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追求知识的环境。
  • 艮斋:暗示着停滞不前的状态,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宣尼:作为文化的象征,强调文人对才华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省斋去国艮斋老”中的“艮斋”指的是什么?

    • A. 书斋
    • B. 官职
    • C. 地名
    • D. 学府
  2. 诗中提到的“宣尼”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老子
    • B. 孔子
    • C. 诸葛亮
    • D. 王阳明

答案:

  1. A. 书斋
  2. B. 孔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刘过的这首诗更加内省,关注个人内心的感受和对自身才能的反思,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和豪情的表达。这种对比展示了不同诗人对生活和艺术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过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