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夕》
时间: 2025-01-01 13:2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声早蝉发,数点新萤度。
兰釭耿无烟,筠簟清有露。
未归后房寝,且下前轩步。
斜月入低廊,凉风满高树。
放怀常自适,遇境多成趣。
何法使之然,心中无细故。
白话文翻译:
一声早蝉鸣叫,几点新飞的萤火虫掠过。
兰香的灯笼亮着,清新的竹席上沾满露珠。
我还没回到卧室,索性在前廊上走走。
斜斜的月光洒入低矮的走廊,凉风吹拂满树的高枝。
心情舒畅常自得,遇到的景致总能引发兴趣。
是什么让这一切如此呢?心中没有琐碎的烦恼。
注释:
- 早蝉:早晨叫声的蝉,象征着夏天的到来。
- 新萤:新飞出来的萤火虫,代表暮色中的生机与活力。
- 兰釭:兰草制成的灯,形容灯光清幽。
- 筠簟:竹席,清凉而舒适。
- 轩:前廊,供人休息的地方。
- 斜月:形容月亮的姿态,暗示时间的流逝。
- 凉风:清凉的风,增添了夜的静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反映了社会底层的生活和对政治的关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淡泊与从容。此时的白居易已卸去官职,归隐于田园,享受自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闲夕》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宁静生活的诗。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得的心态。开头的“早蝉”和“新萤”交替出现,形成了生动的夏日氛围,蝉鸣代表着生机,萤火虫则增添了夜的神秘与浪漫。
接下来的“兰釭耿无烟,筠簟清有露”,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个清幽而宁静的居住环境。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不禁产生了悠然自得的心境,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斜月入低廊,凉风满高树”一句,写出了夜晚的静谧与清凉。斜斜的月光投射在走廊上,清风拂过高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与热爱。
最后两句“放怀常自适,遇境多成趣”,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理解。在他看来,心中没有烦恼与忧虑,便能在每个环境中找到乐趣。全诗洋溢着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一声早蝉发:一声蝉鸣在清晨响起,预示夏天的来临,生机勃勃。
- 数点新萤度:几只新飞出的萤火虫在空中游荡,增添了夏日的夜色。
- 兰釭耿无烟:兰香的灯光清亮,没有烟雾,环境清新。
- 筠簟清有露:竹席上沾满露珠,暗示清凉的夜晚。
- 未归后房寝:我还没回到卧室,营造出一种悠闲的状态。
- 且下前轩步:决定在前廊走走,享受这宁静的夜晚。
- 斜月入低廊:斜斜的月光洒入低矮的走廊,增添了夜的美感。
- 凉风满高树:凉风吹拂在高大的树上,传递出一种清凉的感觉。
- 放怀常自适:心中宽怀,常常感到自在。
- 遇境多成趣:在这样的环境中,总能感受到乐趣。
- 何法使之然:是什么让这一切如此美好呢?
- 心中无细故:心中没有琐碎的烦恼,体现了心境的放松。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兰釭耿无烟”)、对仗(如“未归后房寝,且下前轩步”)等修辞手法,使得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蝉:象征夏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
- 萤火虫:象征着夜晚的浪漫与生机。
- 兰釭:代表着温馨的家庭气氛与清雅的生活。
- 筠簟:象征着生活的清凉与舒适。
- 凉风: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舒适的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早蝉”所代表的是什么?
- A. 秋天的来临
- B. 夏天的到来
- C. 冬天的寒冷
-
“兰釭耿无烟”中,兰釭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 A. 清亮无烟
- B. 暗淡无光
- C. 充满烟雾
-
诗人在哪个地方散步?
- A. 后房
- B. 前轩
- C. 花园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的《闲夕》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前者更侧重于夏夜的宁静与闲适,后者则体现了秋天的静谧与清雅。两首诗虽然描写的季节不同,但都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