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三 春感》

时间: 2025-01-06 15:34:08

春去春来随自然,来时尘土去时烟。

花残更有重开日,人老曾无再少年。

愁似海,酒如船,只从醉里结姻绿。

画图愿写花和我,相对不知谁可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去春来随自然,来时尘土去时烟。
花残更有重开日,人老曾无再少年。
愁似海,酒如船,只从醉里结姻绿。
画图愿写花和我,相对不知谁可怜。

白话文翻译:

春天来去自有其规律,来时满是尘土,去时却只留烟雾。
花虽然凋谢,但还有再次盛开的日子;人虽然老去,却再也无法恢复年轻的时光。
忧愁就像大海,酒如同船只,只能在醉酒中与绿意相伴。
我愿意把花和自己画在一起,面对面却不知道谁更值得怜惜。

注释:

  • 春去春来:春天的来去是自然规律。
  • 尘土,烟:来时的尘土,去时的烟雾,暗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花残:花朵凋谢,象征时间的流逝。
  • 人老曾无再少年:人老去后无法再返青春。
  • 愁似海,酒如船:将愁苦比作大海,酒比作船,意在表达醉酒可以暂时逃避忧愁。
  • 结姻绿:醉酒中与绿色的自然相伴。
  • 画图愿写:渴望将自己与花一同画下。
  • 相对不知:面对面却不知彼此谁更可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伯驹(1880-1960),现代著名诗人,致力于古典诗词的研究与创作,其作品多反映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近代,正值社会变迁、时代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春花与人生的关系,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鹧鸪天 其三 春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现代诗,张伯驹通过“春去春来”的自然法则引入主题,表达了对春天、花朵以及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花残更有重开日,人老曾无再少年”一句,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认可,也是对人类生命短暂的无奈感慨。花虽会凋谢,但总会有重开的日子,象征着希望与再生,然而人却无法重返年轻,显示了人生的无常与遗憾。

接着,诗人用“愁似海,酒如船”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忧愁与逃避的关系。酒可以暂时麻痹人的感情,带来短暂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最终仍需面对现实。诗的最后两句“画图愿写花和我,相对不知谁可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受,人与花的美丽与脆弱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结合人生哲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张伯驹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春去春来随自然:自然规律的流转。
    2. 来时尘土去时烟:生命的来去匆匆,留不下痕迹。
    3. 花残更有重开日:花虽凋谢,但有再开之日,象征希望。
    4. 人老曾无再少年:人老去后无法再年轻,感叹生命的无常。
    5. 愁似海,酒如船:将忧愁比作大海,醉酒为船,显示逃避。
    6. 只从醉里结姻绿:醉酒中与自然相融。
    7. 画图愿写花和我:渴望留下美好瞬间。
    8. 相对不知谁可怜:人与花相望,却不知谁更可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比作大海,酒比作船,形象生动。
    • 对仗:如“来时尘土,去时烟”,增强诗的韵律感。
    • 反讽:通过对比花与人,揭示生命的短暂。
  • 主题思想:表达对生命、时间流逝的感叹,强调珍惜当下与自然之美。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 :美丽而易逝,代表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忧伤与困扰,反映人对生活的思考。
  • :逃避与欢愉,象征人对现实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去春来随自然”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 A. 春天的来去是人为的
    • B. 春天的来去是自然规律
    • C. 春天无所谓来去
  2. “人老曾无再少年”意在说明什么?

    • A. 人可以永葆青春
    • B. 人生短暂,无法重返年轻
    • C. 年龄与智慧无关
  3. “愁似海,酒如船”中“海”与“船”分别象征什么?

    • A. 愁与快乐
    • B. 忧愁与逃避
    • C. 生命与死亡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张伯驹的《鹧鸪天 其三 春感》与李白的《静夜思》均探讨了人生的哲理,但张的诗更强调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而李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的思乡情感。两者都通过自然的意象反映内心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现代诗歌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