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其五》

时间: 2025-01-06 15:18:26

罨画溪山玉不如。

安排庭榭待潜夫。

捣辛好佐双弓米,放子初成二寸鱼。

临水畔,种双梧。

偶然一叶下阶除。

奚童净扫南檐地,叩齿焚香读道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罨画溪山玉不如。
安排庭榭待潜夫。
捣辛好佐双弓米,
放子初成二寸鱼。
临水畔,种双梧。
偶然一叶下阶除。
奚童净扫南檐地,
叩齿焚香读道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生活画面。溪水环绕着画得如玉般的山峦,远不如这精心布置的庭院来得美丽。庭院里为隐士潜夫准备了雅致的亭阁,捣制香辛料的工作与双弓米的美味相得益彰,刚刚放养的小鱼已初见成效,长至二寸。水边种植着两棵梧桐树,偶尔有一片落叶飘落到台阶上。奚童正在南边的檐下清扫,叩齿焚香,安静地读着道书。

注释

  • 罨画:指精致的画作,形容溪山的美丽。
  • 潜夫:指隐士或隐居的人,常用于形容追求清静生活的人。
  • 捣辛:指捣制香辛料,这里可以理解为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
  • 双弓米:一种美味的米饭,与香辛料相搭配。
  • 二寸鱼:刚刚放养的小鱼,代表着生活的希望与乐趣。
  • 奚童:可能是诗人身边的仆人或助手,负责打理日常事务。
  • 叩齿焚香:形容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焚香的同时品味道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樊增祥,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隐逸生活,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在清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普遍存在,樊增祥这首诗正体现了这种追求。他通过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与对自然的热爱。诗中描绘的景象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溪山的美丽与庭院的布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人间美好的追求。诗的开头用“罨画溪山玉不如”一句,既表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示了庭院生活的宁静和高雅。接下来,诗人通过具体事物的描写,如“捣辛好佐双弓米”,表现出一种简朴而有趣的日常生活,令人向往。

诗中“偶然一叶下阶除”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闲适与和谐,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奚童的净扫以及焚香读书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道教文化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构建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画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罨画溪山玉不如:描绘了美丽的溪山景色,但比起庭院的布置显得逊色。
    • 安排庭榭待潜夫:庭院中准备好了亭阁,等待隐士的到来。
    • 捣辛好佐双弓米:形容日常生活的细节,捣制香辛料的工作与米饭的美味相得益彰。
    • 放子初成二寸鱼:表示养鱼的乐趣,刚放养的小鱼已经长到二寸。
    • 临水畔,种双梧:在水边种植两棵梧桐树,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 偶然一叶下阶除:落叶偶然飘落,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环境。
    • 奚童净扫南檐地:奚童正在打理庭院,反映出生活的朴素与安宁。
    • 叩齿焚香读道书:安静地焚香,品味道教经典,体现诗人对道教文化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罨画”形容溪山的美丽,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追求清静、和谐的生活理念。

意象分析

  • 溪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是诗人内心理想境界的体现。
  • 庭榭:代表了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与追求,它不仅是居所,更是心灵的栖息地。
  • 双梧:象征着吉祥与安宁,寓意着诗人的愿望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潜夫”是指什么? A. 隐士
    B. 渔夫
    C. 农夫

  2. “捣辛好佐双弓米”中的“双弓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米饭
    B. 一种鱼
    C. 一种香料

  3. 整首诗的主题是? A. 人生哲学
    B. 隐逸生活的向往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了田园生活,但更加注重个人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融合。樊增祥的诗则更多地展示了生活的细节与乐趣。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

以上是对《鹧鸪天 其五》的综合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