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望江南 其十四
作者: 杨慎 〔明代〕
原文展示:
登顿处,萝磴几回扪。檐葡林中消永日,松篁影里荫芳尊。归路已黄昏。
白话文翻译:
在高处登上去,几次触摸那蜿蜒的青苔石阶。檐下的葡萄在林中消磨着漫长的日子,松竹影中为美酒增添了阴凉。归家的路已是黄昏时分。
注释:
- 登顿处:在高处、山顶。
- 萝磴:指青苔覆盖的石阶。
- 檐:屋檐。
- 葡林:葡萄林。
- 消永日:消磨漫长的一天。
- 松篁:松树和竹子。
- 荫芳尊:为美酒增添阴凉的地方,芳尊指美酒。
- 归路已黄昏:回家的路已是黄昏。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描绘的场景和意象反映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情感寄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止庵,明代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被贬,晚年多游历四方。他的诗风细腻而富有情感,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十四》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悠然的氛围。诗的开头“登顿处,萝磴几回扪”,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触摸蜿蜒阶梯的情景,仿佛在追忆过去的点滴。接着“檐葡林中消永日”则通过对葡萄的描写,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平淡。最后一句“归路已黄昏”则暗示着归家的渴望与归途的孤独,令整首诗充满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对于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才华,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松竹影、芳尊等意象的运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清幽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全诗虽短,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归途的无奈与感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登顿处,萝磴几回扪:在高处,几次触摸那青苔覆盖的石阶,表现了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思考。
- 檐葡林中消永日:在屋檐下的葡萄林中,漫长的一天在悄然流淌,暗示时间的流逝。
- 松篁影里荫芳尊:松竹的影子下,增加了喝酒时的阴凉,这里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归路已黄昏:归家的路已是黄昏时分,象征着归属感与内心的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松竹影和美酒的结合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惬意。
- 对仗:整首诗语句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归属的渴望,表现出个人在自然与世俗之间的思考与挣扎。
意象分析:
- 青苔石阶: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沉淀。
- 葡萄林:代表丰收与生活的美好,暗含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松竹影:象征着清幽与宁静,构成诗人内心的理想世界。
- 黄昏:暗示着人生的归属感与孤独,表达了对归家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萝磴”是指什么?
- A. 植物
- B. 青苔石阶
- C. 河流
-
诗句“归路已黄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无奈与孤独
- C. 期待
-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的感慨,但更多地展现了豪放的情怀与壮丽的景致,而杨慎的《望江南》则更显细腻与婉约,展现出另一种内心世界的独特。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慎生平与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