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三》

时间: 2025-01-10 21:08:35

风萧瑟,夜坐竹窗西。

蚁绿铛斟浮折脚,蟹黄钗剔选团脐。

乡味忆苕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萧瑟,夜坐竹窗西。蚁绿铛斟浮折脚,蟹黄钗剔选团脐。乡味忆苕溪。

白话文翻译:

风声萧瑟,我在竹窗西面静静地坐着。用蚁绿的茶壶斟满浮选的茶,蟹黄的点心被轻轻挑选。让我忆起故乡的苕溪。

注释:

  • 风萧瑟:形容风声凄凉,带有孤寂感。
  • 夜坐竹窗西:夜晚坐在竹窗西边,指明时间和地点。
  • 蚁绿:一种茶色,形容茶的清新。
  • :茶壶,特指用来泡茶的器具。
  • 浮折脚:指茶叶漂浮在水上,象征茶的品质。
  • 蟹黄钗:用蟹黄制作的点心,代表美味。
  • 剔选团脐:指挑选精致的食物。
  • 乡味忆苕溪:对故乡苕溪味道的怀念。

典故解析:

“苕溪”是指作者故乡的溪水,常在古诗中用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具有浓厚的乡愁情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潘榕,清代诗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夜晚,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体现出当时人们对故土深厚的情感。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三》是一首充满乡愁与自然情感的诗。开头一句“风萧瑟”,便营造出一种萧条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着诗人描绘了他在竹窗边的情景,通过“夜坐”来强调夜晚的静谧与思考的深沉。此时,诗人用“蚁绿铛”和“蟹黄钗”这些细腻的意象,表现了他对美食的向往和对故乡味道的深切怀念。最后一句“乡味忆苕溪”不仅点明了诗的主题,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细腻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乡愁的深厚感情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萧瑟”:描绘出一种孤寂的夜晚景象,暗示诗人的内心状态。
    • “夜坐竹窗西”:强调静谧的环境,诗人内心的思考与感悟。
    • “蚁绿铛斟浮折脚”: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茶的品味和对生活的追求。
    • “蟹黄钗剔选团脐”:细致描绘吃蟹黄点心的情景,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乡味忆苕溪”: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饱含思乡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萧瑟”比喻诗人的孤独感。
    • 对仗:如“蚁绿铛”和“蟹黄钗”,形成对称美。
    • 意象:通过自然物象传达情感,增强了诗的艺术效果。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乡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敏感,情感深邃而真实。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思念。
    • 竹窗:自然与静谧的结合,代表诗人的内心世界。
    • 蚁绿:代表清新、自然的生活态度。
    • 蟹黄:象征美好与享受,体现生活的细腻与品质。
    • 苕溪:故乡的象征,承载着深厚的情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萧瑟”反映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开心 B. 孤独 C. 兴奋
    2. “乡味忆苕溪”中的“苕溪”象征什么? A. 美食 B. 故乡 C. 自然
    3. 诗中提到的“蚁绿铛”指的是什么? A. 茶壶 B. 酒杯 C. 碗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比较潘榕的《望江南 其三》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前者偏向于对故乡的细腻思念,后者则更侧重于对身世生活的忧虑与感伤。两者都表达了深厚的情感,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温柔细腻,后者则苍凉悲壮。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潘榕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诗词与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