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哭田布
作者: 李涉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魏师临阵却抽营,
谁管豺狼作信兵。
纵使将军能伏剑,
何人岛上哭田横。
白话文翻译:
魏国的军队在阵前却撤回了营地,
谁来管那些如狼似虎的敌军?
即使将军能伏下剑,
又有谁在岛上为田横哭泣呢?
注释:
- 魏师:指魏国的军队。
- 抽营:撤回营地,表示放弃进攻。
- 豺狼:比喻敌人凶残。
- 信兵:信任的士兵,意指士兵在战斗中的忠诚。
- 伏剑:放下剑,表示不再战斗。
- 田横:历史人物,西汉末年人,因不愿投降而自杀,表达对忠诚的坚持。
典故解析:
田横在历史上以忠义著称,最后选择自尽以示不屈。在这首诗中,田横象征着忠贞和壮烈,诗人通过哭田横来表达对忠臣遭遇的悲痛与愤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歌多表达对社会时局的关注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风格多样,常具悲壮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表达了对忠诚将士遭遇的不幸以及对时局的无奈与悲愤,反映了诗人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深刻体会。
诗歌鉴赏:
《哭田布》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诗,诗人在字句中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田横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开头两句以魏国军队的撤营为引子,展示了战事的紧迫与混乱,紧接着用“豺狼”形容敌军,显现出敌人残忍无情的本质。接下来,诗人转向将军,虽有能力伏剑,却无法改变战局,表现出一种无力感。最后一句通过哭泣的田横,浓缩了对忠臣的不幸和对忠诚的惋惜,使整首诗在悲愤中升华至对忠义精神的追思。整体而言,李涉通过对田横的哀悼,表现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忠臣的敬仰,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魏师临阵却抽营:叙述魏军在战斗中撤退,表现出对敌方的恐惧和混乱。
- 谁管豺狼作信兵:质疑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谁来监视敌人的凶残行径。
- 纵使将军能伏剑:即使将军有能力不再战斗,表现出对将军的无奈。
- 何人岛上哭田横:结尾提到田横,突显忠臣的悲剧与诗人对其的惋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敌人比作“豺狼”,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敌人的凶狠。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 反问:通过反问表达诗人的愤怒与无奈。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忠义与战乱的主题展开,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对忠臣田横的追思,传达出对忠诚与勇气的赞美,及对时局无奈的哀叹。
意象分析:
- 魏师:象征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 豺狼:象征敌人的凶残与危险。
- 将军:代表着忠诚与责任。
- 田横:象征忠臣不屈的精神,表达对忠义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敌人用什么动物比喻? A. 狼
B. 豺狼
C. 虎
D. 蛇 -
填空题:诗中“纵使将军能伏剑”是什么意思?
____。 -
判断题:田横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
A. 对
B. 错
答案:
- B
- 表示即使将军有能力放下武器,也无济于事。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 《出塞》:同为反映战争与忠诚的诗歌,但王昌龄更多的是表现对边塞将士的赞美,而李涉则强调对忠臣田横的哀悼,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李涉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