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

时间: 2025-01-01 19:22:07

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与雪为邻。

常思和尚当时语,衣钵留将与此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二十年前不系身,草堂曾与雪为邻。常思和尚当时语,衣钵留将与此人。

白话文翻译:

二十年前我在这里不受束缚,草堂与白雪相伴。常常思念和尚当时的教诲,留下衣钵传给这个人。

注释:

  • 不系身:意指不受束缚,生活自由自在。
  • 草堂:指草屋,常用于隐居或修行的地方。
  • 和尚:指佛教的僧侣。
  • 衣钵:指和尚的袈裟和钵,象征着佛教的传承和教义。
  • 此人:指代诗人自己或有缘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涉,字季长,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世纪。他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涉对往昔的回忆之际,表达了他对曾经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思考。这里的“和尚”可能指代他生平中的一位师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二十年前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对和尚教诲的思索。开头的“二十年前”便带出一种时光的流逝感,诗人似乎在追溯那段自由而清净的日子。接下来的“草堂曾与雪为邻”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图景,草堂与雪白的雪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和尚教诲的珍视,衣钵的象征意义不仅是物质的传承,更是精神的延续。诗中“留将与此人”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似乎在传达一种希望,希望这些教诲能够继续影响后人。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道德传承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二十年前不系身

    • 诗人回忆二十年前的生活,强调那时的自由自在,没有世俗的牵绊。
  2. 草堂曾与雪为邻

    • 描绘在隐居的草堂中,周围白雪皑皑,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
  3. 常思和尚当时语

    • 诗人常常思念和尚的教诲,说明和尚的教义对他有着深远的影响。
  4. 衣钵留将与此人

    • 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和尚的教诲和精神传承下去,寄望于未来。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二十年前”和“草堂曾与雪”为对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草堂与雪的意象交织,营造出一种高洁、脱俗的境界,象征诗人的理想生活。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以及对佛教教义的重视,传递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堂:象征隐逸的生活,代表着诗人对自然和清静生活的向往。
  • :象征纯洁和宁静,常与高洁的品格联系在一起。
  • 衣钵:象征着传承与教义的延续,代表佛教的智慧和道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回忆的是哪一段时间的生活?

    • A. 二十年前
    • B. 十年前
    • C. 昨天
  2. “草堂曾与雪为邻”中的“雪”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纯洁
    • C. 纷争
  3. 诗中提到的“和尚”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教义
    • C. 权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春晓》
  • 韩愈《晚春》

诗词对比:

李涉的《题宣化寺道光上人居》与王维的《鹿柴》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但李涉更注重于对过去的回忆与教义的传承,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李涉诗集》